撰文 / 崔勤凯 ,胡慧芬
企划组组长,亲师生组组长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无意中发现他竟然在这个到处都是车荒的情况下,拿到他的新车了 !
“你也太幸运了吧 ! 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毕竟很多人都投诉等了四五个月,都还没有拿到车。”我好奇问道。
在朋友仔细分享之下,才知道原来有一个买主订购了一辆价值10万的车子,但是当被车行追讨订金时,对方却表示自己没有能力给,让车行的人直接傻眼。最后,就把这辆车让给下一个等待的买主了。我的朋友刚好就是那个幸运儿。
对于这个朋友的经历,我不禁在想,到底现在人的消费观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情况下,会让当事人在没有能力购买的情况下,依然去订购呢?

买车来炫耀?
身边朋友拼买车,所以我也不能落后?即使自己的经济能力不允许也坚持要买!打不了就申请全额贷款,每个月挤出这笔钱慢慢供… 这是现在很多人的想法。
据报导,一名银行职员说,时下社会新鲜人为了面子与排场,即使月入只有2500令吉,却选购能力以外近9万的轿车,单单只是供车,每个月就需要逾千令吉,剩下的难以应付日常开销,可能只能应付食物开销而已,结果导致自己负债累累、入不敷出。
很多人为了暂时的面子,担心别人会因为你驾驶廉价的汽车而瞧不起你,更多的是虚荣心作祟,或者认为当你拥有了一辆好车,你就可以进入你想要的上流圈子,拓展你的人脉,但往往这些还没达到之前,就已经让自己每个月供款到气喘吁吁,债务累累,结果被迫重组贷款以期能减少供期。

不得不消费的时代?
这个时代,人们通过消费来活得尊重和与身份认同,加上社交媒体的崛起,每个人的生活好坏,所拥有的物质都容易曝光在人前,你有一定的消费成就,才会受到大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而这些消费,则是无止境。
今天买了某某名牌的包包高兴了三个月,下次买个更贵的包包让自己高兴一个月,越买越贵,只能努力工作,拿到薪水才能继续消费,如此循环。
也许你会说,既然没多少薪水,就不要去追流行啊!
但是,如今的社会,已经来到如果你跟不上消费,就会被社会鄙视,因为你没有能力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你的生活没多少选择,别人就会看不起你。所以造成了大众有了钱,就必须去消费。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人生不是只有消费而已
很多人活得够用心、够努力、够忙碌、够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因为他们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变成随波逐流。
在消费与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个人层面上做出一些改变,我们可以把关注点从外界转向内心,就是需要我们真正考虑自己,不要陷入及时满足,我们要学习思辨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什么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
我们要意识到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并不是只有消费而已,一个人的才能、人格修养同样能得到社会重视。
看不清自己,不认识自己,结果往往就是活得不明不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不明白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如果活了一辈子,连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应该去做什么都不清楚,又何谈活得幸福、做出成就呢?
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