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重雷剧透,未观影者请三思】
这次的《玩具总动员4》看完真的只有满满的感动,想不到续集电影还能一集比一集精彩,大概只有皮克斯办的到了。
本集故事围绕的着胡迪与玩具们来到新主人邦妮的家中,过去胡迪作为安迪最喜爱的玩具,指挥玩具们完成这种任务的情况却不复存在,现在的胡迪反而像客居的外者。
同时,相较於男性化的胡迪,作为小女生的新主人邦妮更喜欢翠丝,胡迪彷佛被打进冷宫,只能在壁橱看到每次邦妮跟其他玩具玩办家家酒时的样子。这让胡迪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 自我认同
「我是谁?」丶「我属於哪里?」这两个命题一直贯穿着玩具总动员系列。从第一集新玩具巴斯到了安迪家,刚拆封却自以为自己是星际巡警,无法接受自己只是个玩具的事实,成为这系列开头的第一个矛盾冲突跟搞笑点。
「我是谁?」,一辈子必修的课题——《认识自己 找回天命》工作坊 |
第二集的我是谁,则是落到了胡迪身上,被玩具商发现珍藏价值而被偷走的胡迪,才发现自己曾经是1950年代风靡一时的卡通人物。认识了女牛仔翠丝也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继续当孩子的玩具,还是去博物馆珍藏起来。
而第三集以为自己被抛弃的玩具们,在失去主人後想要在托儿所重新找回被需要的价值,也纠结於当没有孩子要玩时,玩具可能的下场就是被送到焚化炉销毁。这个「我是谁」丶「我属於哪里」,成为整个玩具总动员系列中不断在探讨的议题。为什麽这个系列能风靡大小朋友呢?因为「自我认同」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
在第四集中,胡迪虽然知道自己已经不得宠,仍想守护邦妮,即便自己已经不是发号司令的玩具头头,他还是擅作主张的自己跟了邦妮去托儿所。邦妮第一次上学,到了陌生环境心里十分害怕。而胡迪从旁暗中协助,也见证了邦妮在第一天第一堂课自己用废弃的材料手做出了一个玩具「叉奇」。
但随着叉奇的出现,立刻又带出了「我是谁」这个矛盾点。用垃圾做出来的叉奇压根不觉得自己是玩具,他认为自己是被生产来给人进食的,当这个目的消失後,他的唯一归宿就是垃圾桶。整部片的开头就变成叉奇不断想冲进垃圾桶,胡迪紧迫盯人的把他拉回来。
因为「被需要」让人有价值
这部片中有几场对话十分的关键,第一次的对话是巴斯问胡迪为什麽要这样做,胡迪告诉他「因为他的良心告诉他,必须要这样做」,可以感觉得出来,胡迪认为即便邦妮不再喜欢玩他,但他自我存在的目的仍是要守护邦妮,而顾好邦妮最喜欢的叉奇不要自己跑进垃圾桶,就是他能做的唯一事情。
而胡迪跟叉奇的对话,也带出了叉奇自我认同的转变。胡迪告诉逃跑的叉奇,当有孩子需要自己时,那种被需要丶能为他人付出的感觉是很有价值的,这才让叉奇转换心态,选择一起回去找邦妮。这两段对话从胡迪带出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渴望「我们渴望被爱」丶「渴望被需要」同时也「渴望为我们所爱的人付出」。
但是当胡迪带着叉奇,即将找到邦妮时,却在古董店前看到自己过去在安迪家的旧爱牧羊女的灯台,才发现他其实心中仍有另一个挚爱。而在古董店店中,胡迪没有找到牧羊女,却被一个看似反派的恐怖娃娃Gabby逮住。
Gabby刚生产出来发声器就坏掉,导致她无人闻问,数十年来没有任何孩子愿意玩她,成为恐怖古董店橱窗的心理变态兼深宫怨妇,她认为只要能恢复声音,就能被孩子所爱。所以当她看到胡迪使用跟她同款发声器时,她看到了希望,而决定要付出一切代价也要取得胡迪的发声器。
胡迪逃了出来,可叉奇却被留在了古董店,被Gabby跟恐怖的傀儡娃娃把持着。在游乐场,胡迪遇到了失散多年的牧羊女,这时的牧羊女已经是一群流浪玩具的领袖,帮忙这些玩具找到愿意玩他们的孩子,修复他们。而巴斯也冲出来要找胡迪。
牧羊女在这里象徵的是一种不畏世俗眼光,走出自己新路的人物。她被送走离开安迪家後,辗转到了古董店,但是她没有像Gabby一样默默在古董店等待有天会遇到一个新主人,而是选择自己离开,创造出属於自己的故事,做一个不需要主人丶与众不同的玩具。
我们也常常忘记身边爱我们的朋友
牧羊女知道胡迪的情况後,义不容辞的带着自己小夥伴们帮忙,可是过程中胡迪却急於找到叉奇,忽视了身边的朋友,屡屡将大伙置於危机中。最後即便与巴斯光年会合,营救任务仍失败,看到只在乎守护邦妮,却忘记身边朋友的胡迪,牧羊女跟巴斯光年,在那个当下都选择离开胡迪。
这个片段相当的震撼人心,胡迪在整个系列一直都是重心,但却在这个当下为了自己最挚爱的人(邦妮),而忽视了身边那些支持他的朋友们。这也是我们人生常遇到的情况,去追求自己挚爱时,忘记身边也有许多小花为自己绽开。也就是,当我们觉得自己被所爱的人辜负,只把目光放在对方身上,苦苦想要讨好她时,或许,你也正在辜负那些爱你的人们。
而没办法的胡迪只好自己回到古董店,被Gabby跟其他魁儡娃娃团团包围。这时原本被当成大反派的Gabby却大转弯,诉说自己的故事,恳求胡迪帮助她,让她能修好发声器,找到一个爱她的主人。觉得自己已经被世界遗弃的胡迪选择帮助了她,用自己发声器交换叉奇。当Gabby兴高采烈认为自已即将得到救赎,摆脱被放在橱窗长灰尘的命运後,却被古董店老板奶奶的孙女嫌弃。
这下Gabby成为整个戏的核心,她曾经为了追求有主人愿意玩她丶爱她,不择手段想要修好自己。却陷入这样的窘境,失去存在意义的Gabby伤心欲裂,看到Gabby这样悲情的情况下,胡迪也顾不下自己,带着叉奇去帮助Gabby,这时牧羊女也回来,她对於自己多年的老友胡迪也放不下。
安慰受伤的心是最大的价值
那个当下,胡迪的如意算盘是,带着Gabby一起回到邦妮那,让Gabby也成为邦妮的玩具。她们在游乐园过关斩将要奔向邦妮爸开的露营车时,Gabby却发现一个走失的小女孩。她看到那女孩在黑暗中害怕啜泣,想起了自己长年没有主人,就像一个被遗弃的玩具一样的窘境,选择去帮助那小女孩。而小女孩在黑暗中看到这娃娃,似乎是跟她一样走丢而来陪伴她,也接纳了Gabby。
到这里,剧情展现出了第一次高潮,相较於一集的阿薛丶第二集的玩具商跟第三集的粉红熊这种「纯粹的恶」的扁平反派,第四集令人印象深刻的点就是连反派也有人性,立体了起来。
原本看起来是反派的Gabby也纠结於自我认同的问题,渴望被人所爱,渴望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也让她不择手段想绑架胡迪的情绪合理了起来。而Gabby最後也经历属於她的挫败以及回转,可以说是皮克斯甚至迪士尼,在动画中处理反派脚色上一大里程碑。
最後,与其他玩具会合,与牧羊女别过准备回到邦妮身边的胡迪,却也开始犹豫了起来。叉奇不在想奔向垃圾桶,那自己作为一个被冷落玩具的情况,又能怎样守护邦妮呢?又或者,邦妮真的需要她守护吗?在这里,巴斯光年给了答案。
「她会没事的」。这句话的当下,相信观众跟胡迪一样,以为巴斯在安慰胡迪,离开牧羊女也没关系,想不到巴斯最後又补一句。「我是说邦妮」让胡迪的世界在那个当下崩解又重建了起来。
当我们所爱的人不再需要我们亦步亦趋的随身奉献时,我们是选择紧紧抓住,还是放手也开始寻找属於自己的另一个天空呢?我想这种情况在我们人生很多层次都会发生过,不管是友情丶亲情,还是爱情。友情爱情不用说,至於亲情,就像孩子长大,父母也要选择让他们展翅高飞,创造属於自己的故事。
胡迪最後选择出乎意料的,不回到邦妮身边,而是在游乐园,跟牧羊女一起帮助其他玩具找到主人。透过这样的方式,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这部片也这样在感动跟欢笑中精采的结尾。
《玩具总动员4》之所以深刻,在於它用温馨的剧情,带出我们每个人生会遇到的课题。我们都在寻找自己是谁,自己的人生定位,以及该走向何方。有时候,这样的情感会寄托在一个别人身上,或许是我们的爱人,或许是父母的孩子,全心全意守护着他,想要他快乐,成为我们找到自我价值跟救赎的方法。
但有时候,这个寄托於他者的自我建构,很可能随着这个他者的改变而面临崩溃,经过安迪跟邦妮,胡迪最终选择走出自己的路。他选择放手,并不是因为他不爱邦妮,而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对邦妮最好,而他也要去思考属於自己最好的道路。
有时候我们爱一个人,却渴望他也爱我们,希望他照着我们想法走,当这个爱的回报得不到时,就气馁痛苦,觉得自己丧失价值,或者陷入忧郁跟愤怒,这其实不值得。因为这过程可能会像胡迪在剧中一样一段时间为了目标而忘记了身边的朋友,也像Gabby一样可能为了自己而伤害别人。
而胡迪丶牧羊女跟Gabby的故事,都给我们一个启发,「我是谁」丶「我属於哪里」,不一定要建构於一个他者身上。在为重要他人付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真正的爱,是让对方得到最好的灿烂,而不是自己也要得到那爱的回报,我们要爱自己,也为自己找到属於自己最好的道路。
*原文出自何则文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