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 / 姚玉珠老师
心理谘商师
整理:王进伟、杨玮菱
这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
当代世界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大师罗洛·梅 (Rollo May)在《焦虑的意义》里提出,焦虑是当人感到自己某种重要的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出的扩散性的不安。
什么是焦虑症 (Anxiety Disorders)?
每个人都有承受外在压力的能力,但当所承受的压力太大或本身的承受力太低时,便可能形成焦虑性的疾病。
以下是焦虑症的类别及征兆,可以让大家在做自我检视:
- 广泛性焦虑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 恐惧症 (Phobias, Specific Phobia)
- 恐慌症 (Panic Disorder)
-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 重点创伤后遗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征兆皆摘自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 (DSM-IV)
广泛性焦虑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 超过半年的时间对许多事(像家人的安危、个人的财务、工作、学业成就等)出现过度的担忧。
- 无法改变过度担忧的情绪。
- 担忧的情绪造成至少六个月以上的症状:
- 心情紧张或容易激动。
- 容易疲劳。
- 注意力不易集中或脑中一片空白。
- 性情急躁。
- 肌肉容易紧绷。
- 经常失眠。
恐惧症 (Phobias, Specific Phobia)
- 如果持续突发性的持续恐慌发作,担心再次发作或发作后所可能造成的后果,便可能得了恐慌症。
- 如果在十分钟之内出现四种以下的症状,便可界定为恐慌发作:
- 心跳加速或心悸
- 冒冷汗
- 颤抖
- 呼吸困难
- 有窒息感
- 胸闷或难过
- 作呕或下腹疼痛
- 头昏或疼痛
- 丧失现实及自我感
- 害怕失去自我控制或精神错乱
- 害怕死亡
- 失去正常知觉
- 忽冷忽热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 强迫思想
- 因压力而造成焦虑及困扰后,出现反复且持续的不希望自己去想它,但不想都不行的意念及冲动。
- 这些意念及冲动并非肇因现实里所面对的困难,而是与过去的困扰经验有关。
- 企图忽略或压抑这些意念及冲动,而以其他意念及行为抵消心理的困扰。
- 强迫行为
- 重复实现像洗手、检查门锁等行为, 口中不时念念有词,像计算数目或祷告等。此行为是患者不自由回应一些自认该遵守的条规所形成。
- 这些行为主要是想避免或减轻困扰及不安。
- 患者明了强迫思想及行为是过度且没有必要的。
重点创伤后遗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 曾经目睹或面临可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
- 出现极度害怕无助及恐惧的反应。
- 脑中不断呈现事件后的记忆与景象。
- 反复出现与事件有关的恶梦且严重失眠。
- 有意回避与事件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话题。
- 明显降低活动的参与及兴趣。
- 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 容易受到惊吓。
- 出现以上症状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幸福,是从觉察自己的焦虑开始。让焦虑成为力量,以建设性的态度接纳焦虑,学习处理焦虑的正确态度,及时觉察情绪,进而采取智慧的行动,选择改变,自能活出自我身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