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理解的大人

情绪就是感受,它是每个人内在的一部分,是很自然的存在。一个人遇到压力或困难,自然会出现负面情绪,这原本就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机制或本能。

刻意去压抑或漠视情绪反应,反而更容易让自己和身体失去连结,导致负面情绪对个人内在的影响更深远,有害身心。否认负面情绪的存在,自然也会对师生关系的互动产生不好的影响。

透过问话,让学生看见自己的负面情绪,老师也表达了对学生情绪的接纳,这时负面情绪就可以比较明朗,也就是经由语言文字的表达,其效力或影响就会自然的减轻了。

同时,也帮助学生和他的内在/身体更靠近了一些。这就是「从感受切入」的对话路径。接下来,我就可以进一步和恩恩对话了。

【正能量校园】学生开始分进不同的小组。
示意图

恩恩 ──我没有不舒服。

老师 ──恩恩,谢谢你愿意让我知道你没有不舒服,因为我很关心你。我在国中的时候,若是老师在课堂上叫我罚站,应该会有些不舒服吧!但你没有。而且你刚刚第一时间就配合老师的要求到後面罚站,谢谢你对我的尊重,没有为难我。恩恩,你怎麽会愿意这麽尊重老师和配合老师啊?

恩恩 ──是我自己做错事了

老师 ──上周有校外老师来观课,他们要我转告你,他们很欣赏你当时在课堂上的回答。我也发现,你一直是很有想法的学生。

从感受切入後,我进一步试着看见学生的亮点,肯定并欣赏他,也就是「连结渴望」。冰山深处的「渴望层」是人类共有的,每个人皆渴望自己被接纳丶被认可丶被爱,渴望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渴望自己的人生是自由的。

因此在对话时,若能引导对方看见自己的渴望,认为自己是重要的丶被尊重的,才能与对方产生连结。

示意图(照片摘录自网络)

我发现和学生谈话时,只要我能真诚且具体的回馈,学生的神色常常会变得柔和许多。只要我能看到学生的亮点,肯定他的表现,学生有时会被触动而落泪。

老师 ──恩恩,你能这麽懂得尊重师长,我有些好奇是谁教你的啊?

恩恩 ──姑姑。

一般而言,学生的生活态度大多来自父母的管教,但恩恩却回答是姑姑教导他要懂得尊重师长,我不由得好奇他与父母的互动情况。

老师 ──是姑姑教你的啊! 爸爸呢?

恩恩 ──爸爸都用打的。

听到恩恩的回答,我有些微的惊讶,所以刻意停顿了一会,温暖地用眼神看着面无表情的恩恩,同时也让有些惊讶的自己,多点时间恢复平静。恩恩的爸爸该不会直到现在仍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吧?

老师 ──恩恩啊! 你已经升上国二了,现在爸爸还打你吗?

(恩恩点点头)

【正能量校园】透过学习单,学生好好来发现,平时的时间到底花在哪里比较多。
示意图

老师 ──你愿意说说看吗? 最近发生什麽事,爸爸还会打你啊?

恩恩 ──这个星期天有寒流要来,爸爸为了帮我袪寒,煮了一锅姜汤要我喝,但我对爸爸说,我不喜欢姜的味道,爸爸就打我了。

听到这,我意识到我不由自主倒抽了一口气。觉察到自己的不安稳後,我刻意的放慢呼吸,停顿了一会才再问他:「然後呢?」

恩恩 ──爸爸就把姜汤倒掉,把姜块留下来,要我把整锅姜吃完。

老师 ──後来呢?

恩恩 ──我勉强吃了半碗,实在受不了就吐了。爸爸忽然抽出皮带打我,拉扯我的衣服,最後我的上衣都被撕破了,爸爸还把我赶出家门(恩恩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一般,情绪没有什麽起伏。我有些好奇他当时的感受)。

老师 ──恩恩,谢谢你愿意对我说这些事。恩恩,当爸爸打你时,你会不会难过啊?还是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恩恩 ──不会,是我自己做错事了。

好熟悉的回答,我忍不住猜想:「在他眼中,我和他爸爸会不会很像啊?」

示意图

我决定换个对话路径,让语调变得更宁静,语速放得更慢,才对恩恩说:「恩恩,爸爸将皮带抽打在你身上,你的身体会不会很痛啊?」恩恩眼眶立刻红了起来。

我继续说:「恩恩,老师知道你除了身体很痛,心里应该也会难过吧?」恩恩的泪水从脸庞滑落,再也止不住了。

老师 ──恩恩,老师知道你难过,也许还有一些生气吧? 恩恩,眼泪是健康的,你是可以掉眼泪的。(说完这些话後,我静默的陪着恩恩一段时间)

老师 ──我小时候也曾经这样被对待,只要爸爸不高兴,不管是做错一点事或根本没做错事,我也会被打骂,当时的我很无助,也很痛苦。恩恩,我明白这样的痛苦。恩恩,你没有错,我觉得你没有错。谢谢你愿意告诉我在你身上发生了这些事。如果你愿意,可以来找我,好吗?

【正能量校园系列】透过学习单,学生们认真为自己的想法做整理。
示意图

以往和学生的谈话,我只懂得训话,从来不知道「真诚聆听」的重要。在和学生的多次对话经验後,我发现真诚的聆听可以连结对方的渴望。

怎麽说呢? 因为当我愿意聆听对方时,代表我完全不预设立场的接纳对方所有的话语,这意味着对方可以自由的自我表达,可以被看见丶被重视。

和恩恩的对话就是如此,我只是带着温暖的好奇想了解恩恩发生了什麽事,并没有想告诉恩恩课堂规矩,或他应该怎麽做。当我愿意好好聆听时,自然就更靠近学生的内心。

了解了恩恩课堂不当言行的背後原来有着这样的故事,忍不住猜想,其他一样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孩子,会不会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最需要的,或许只是有个人能理解他丶看见他,甚至告诉他,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并不是他的错。

摘录自:《学思达与师生对话》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