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聆听,是最有力量的支持
让孩子不断地经验自己做决定的结果
被聆听、被赋予选择权并被允许犯错的孩子,内心是有力量的。他们敢于尝试和统盘对事情的看法,建立价值“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的正面。
我享受相和孩子促膝而谈的时光,那一刻总是感觉美好。
就像最近和老大各自躺在客厅的长沙发,他说我听,我说他听地徐徐聊了整个夜晚,听他统整自己的成长变化,分享寄宿生活的应变之道对同学的“爱恶”。对未来的期待与迷惑。这样的谈话不但让我看到孩子不在身边时的生活及他内心的想法。也近距接收这个世代少年的成长故事。
孩子说宿舍里头有形形色色的同学,有人常常吃快熟面当晚餐:有人分不清界限,把他人的东酉不问自取。
他受不了那些不懂得每天换洗袜子,还因为忍不住自己的臭袜子而拿别人”白白香香“的袜子来穿的同学。
有者还买了五件制服,好方便每天更换至周末,然后全都带回家给妈妈洗。
“为什么家长不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洗?”他问。
他纳闷于舍友因为懒惰洗衣而从晾衣坊拿了他的衣服,被逮到时马上提出赔款,条件是“不要让他的父母知道”。儿子琢磨该接受赔款了事,还是通知家长?。
“我其实是想让那位同学明白这样很不负责任。“他说。
在既要面对功课,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又要应对各种不一样的室友的日子里,儿子理出了一套“宿舍生存之道”。他还反复思考:学校宿舍到底是提供自律学习的空间,还是帮忙父母管教孩子?
我想,孩子因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信赖,才会有这样的谈话。
我对孩子说,每个人的爸妈基于价值观及成长经历等差异,会以各自的方法来爱孩子。就如我们养育他的方式,是基于“养育一个情绪正向、负责任的孩子”这个观念。
负责任从学习做选择,做决定开始。
有句话说:“让他选择他就负责!”
因此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透过生活实作来练习做决定和负责任,还记得幼儿时期,他曾因选择玩乐而拒绝晚餐,结果承担了饿肚子的这个结果。
上了小学每周发一次零钱,孩子就得决定该平均消费还是“花了再说“,甚至如何省钱,但凡忘了带功课,学生证,都让他自己学习面对后果,至今,这孩子已保有“提前准备”的习惯。
学习负责任的过程,少了大人对小孩不合理的斥责和处罚,多了学习做决定并承担后果的机会。印象中和孩子共处的过程少有冲突和拉锯,较多相互的聆听。
被聆听、被赋予选择权并被允许犯错的孩子,内心是有力量的。他们敢于尝试和统整对事情的看法,建立”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的正面价值。
就如我看到我的孩子如何在衣服不见后迅速找回,并很技巧地标记自己的衣物,笔录事情经过。我完全感受到他是懂得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自己负责任的。
丢衣事小,不懂得在这当中学会照顾自己的东西,只是一昧地等待别人为自己采取适当的行动才是亏大。
我相信让孩子不断地经验自己做决定的结果,就能给孩子自信,增生面对风雨的能力,并磨成一份最恒久的爱。
摘录自網絡文章《教养路上慢慢走》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