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莫安洲
商业智能系统组组长
近几年来都是人类的不平凡时光,北极冰山的融合、疫情的肆虐、多数国家的极端气候及台风、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到南极创下最高29度的记录。
尔后我随之听到很多“绿色”标签的科技、技术与系统等主题来推动保护我们所生活在的地球与生态环境,同时也想尽办法给我们后代有着更保障的生存环境。
那么这些所谓的【绿色科技】,【绿色技术】是些什么东西呢?
简单来说,绿色科技是指那些科技附有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地球生态的功能,比如降低消耗使用电量、利用自然环境来发电、降低生产环境的排污量等。但是,我们曾想过为什么我们需要刻意的去制造绿色科技来保护我们本应该维护的环境与生态呢?到底这个地球的环境经历了什么,还是发生了什么需要我们人类这么去做?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不断要求迅速增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资本的需求同时也让我们周遭的环境产生了严峻的污染和环境治理出现问题。过去有好几百年间,人类在资源消耗的工业发展下获得了让社会逐渐有了进步的基础,但未来人类要如何回到那个最初与自然环境的相处模式——零碳排放。

绿色科技真的对环境友善?
从字面上,绿色科技的确帮助了很多个人、商业及其他领域在能量的消耗、资源消耗、交通排碳量等减低甚至走向碳中和的阶段。但是这一切都是由一些已完成品的使用之后所带来的结果,单凭这并无法说明这些科技背后在研发或生产过程中真的达到对环境友善。
从可靠数据显示,太阳能光电板里含的矽在生产过程中将会排出将近70kg的二氧化碳就只为了制造一片太阳能光电板,相等于一般普通人排放70天的二氧化碳。只不过与石化燃料来看,生产太阳能光电板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极低的,而且也不会像石化燃料那样排放空气污染物。
虽然生产和弃置太阳能光电板可能对环境有影响,但是若能够透过各国领袖与企业领导人协力配合推动绿色清洁生产活动等,生产过程的影响便可以有效的减低。

科技要进步,环保也要!
人类对与科技的关系已经形成了依赖性的存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无形中科技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任何一位成年人平均都会有一部手机,而手机里一定会有超过十几个个应用程序帮助人们完成生活的需求。所以说环保的课题是无法走向“无科技”方向,反而更需要创新的往科技与环保并存的方案。
为了能够更理解环境的退化程度以及受影响的严重程度,数据技术扮演了主要关键指标也显得最为重要的一股助力。有了数据的准确检测与追踪,让科技更能够准确做出有效性的环保效益同时能够给科技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净化与进化。上有国家政策,中有企业环保趋势,下有我们个人生活环保意识。
所以当所有大国、大企业都在谈绿色科技时,身为一般普通消费者的我们更要保持一种7分投入3分清醒的状态去分析我们每天生活上的活动与消费方式,以便我们可以观察自己是否是在“任性”还是“觉醒”的状态当中。
当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
我们都希望周遭环境与设备能够在维持生态平衡的状态下持续发展。作为消费者而言,关怀环境与生态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然而保有环保生态意识的消费者群体往往都需要身份的认可,并且也非常重视商品或服务的品牌名称。
对于饮食方面,安全、没有农药、健康、食物的来源与制作过程等各种都显得特别注重。如果在没有任何科技的帮助下,我们一般是都无法得到这些相关的信息,也不能将这些意识传递到末端的消费者身上。
当走入物联网的时代,我们更不能重蹈覆辙,在一边发展经济一边破坏环境。我们应该好好的重新设计适应科技的方式去帮助自己方便的完成生活上的需求也改善生活上的不足或对环境不友善的活动。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个人的家再懒惰打扫,起码我可以选择逃离到酒店短住或者搬家,可是我们再怎么逃离都无法离开我们所在的地球。而地球是属于所有地球上的生物的并非人类所有,我们应该寻求如何与生态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