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生活仪式感的力量!

师公怡安老师留给我的一段话: 「自己若不把时间留给自己的话, 谁能够给您时间呢? 如若自己都不把自己的心智主人的成长意识当一回事, 谁能够帮助您呢?」
撰文 / 陈登福老师
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总企划

我喜欢坐在天台的圆桌前,仰望外面两栋大楼之间区块状的天空,感受天地所带来的神秘力量,

检讨自己无法再唤回来的一天,自己的所做作为,反思我该如何自我调整。

这是我坚持已久的生活仪式。我发现这样不但可以帮助自己定下心来,真正的世界不在外面,而是在自己内在无边无疆的心灵世界。把自己反思的体悟写下来,进一步与更多人分享。希望这世界越来越美好,是因为有一群人的相信,相信透过每一天对生活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使到美好发生!

今天看到同仁的患得患失,已经明白的道理却无法做到,旧“病”老是重发,结果形成自我的挫折感,反储回来的力量造成自己对自己的制约,享受不到自己改变的成就感。越不想做错或担心犯错,患得患失的行为自然就会浮现,结果往往造成更多的错误,得不偿失!

【生命教育】每日生活仪式感的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人最大的问题是得意顺利的时候就会放纵自己,碰到困难的时候才拉起精神加以关注,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自觉还是被外境拉着走,无法当自己生命的主人。

好的反面是坏,坏的反面即是好,问题不在外相,而是好坏的发生是要让我们有所看见。我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在自觉上、方式上、行为上、认知上,我有没有把建立好习惯当一回事?

成功与失败都一样是在练习,只是不同的是在练习好或坏的习惯。但这一切都要从自我的觉知开始,觉察到自己的习惯,有没有重复性的发生,造成生活潜伏性的困扰?这份自我的觉察力决然重要,它会引导我们摆脱“又再发生”的无力感,而聚焦精神在如何自我调整的行动上。

看到同仁的“恶习”不断的复现,生气的反应是会有的,但更大的情绪同样是对自己的力有不逮,到底我要如何教、如何带,才会让大家更好的表现?但这样的生气是於事无补,更会造成同仁的压力,只会让同仁感受到我的在乎,但是无法真正帮助他们改变的更好!

每一个长期的改变,是无法单靠来自外力的逼迫,必须透由自我的觉察,进而从自己的内在决心要自己有所不同,立志在生活中付诸调整的行动。

更大的关键是在於自己每一天日子的规划与管理。与其说时间管理,不如说是自主的管理,因为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时间永远不等人,总是滴滴答答永不停止的在动,唯有人性的觉醒,对自己进行具架构性与目的性的自主管理方为上策。

人的一生是从一天一天、一秒一秒累积起来的。每一天对自我的期许是否有换成生活的仪式?让仪式感协助我们培养好的习惯,进而产生力量,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仪式感的力量。也可说成,成功人士日常都有自己一套标准化动作。

每天早上,上天给我们一个全新开始的一天,要人类好好的生产与贡献;到了晚上,上天会把黑幕放下来,告诉我们在进入“短暂死亡”(睡觉)之前,要感恩这一天的圆成。早上的起床,一日之计在於晨,晚上的休息,一觉好眠到天亮,都是人生自我充电最佳的关键时刻,成功幸福的人生都需要在这两个时段建立良好的仪式感,让自己跟自己更贴近。

【生命教育】每日生活仪式感的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个人的仪式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基础,是坚守不渝的底气。在个人仪式之外的时间,我们再来构思每一天的活动,包括工作、家庭、社群、休闲、健康、学习的规划,让生活得以平衡的展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好多时候会让自己活得不像自己,尤其是情绪的失控,都是因为不重视自我修炼的仪式感,无法在每一个当下,让自己保有「有心有感」的觉察力。

仔细想想,现代生活的文明科技越来越发达,理应会带给人更方便的生活方式,让人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来修炼自己更专注朝向自己这一生想要实现的人生梦想,更有条件来当生命的主人。事实上刚好相反,大多数人比起以前更是忙碌!为什么?

师公怡安老师留给我的一段话:

「自己若不把时间留给自己的话,谁能够给您时间呢?如若自己都不把自己的心智主人的成长意识当一回事,谁能够帮助您呢?」

我自己是每一天都努力化祈成愿力,每一天都在感受日子给与我的精彩,接引老天给予我的指引!

我会进一步把生活的仪式感化为更多人一起成长的种籽,愿成功的一生是每一日生活仪式感所坚持出来的必然收获!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