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陈登福老师
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总企划
晚餐时段,通常饭后的聊天是饭桌上占比更长的时间。心血来潮,问大家什么是香港版国安法?为什么中国大陆要在这个时候推行这一项国安法?香港下来会重复去年的动荡吗?而这动荡对我们区域、对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呢?
大家在畅谈中支支吾吾的……笑声溢满堂,前俯后仰,不过也似乎警觉到自己真的关心世界有多少?特别是年轻人,对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认识的程度太初浅,甚至是来到“无感”的地步。
离开学校出来社会就业后,有了收入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在分配自己所赚的过程中,注重的几乎是商家所置入的消费需求。CPI(Consumer Price Index)的消费指数,早已是各界国家与商家用来刺激消费指数成长的重要观察。

当下我内心不自主的一阵寒慄,我可以做什么来带动大家,对人与世界的关心与追寻呢?我们生长於地球上,不过我们的视野却多在自己个体需要的消费上,很少去想想如何消费才会是世界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也花不是也买,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想想看,如此滚动下去,世界会承受得了吗?
我转身从我公事包抽出近期自己在精读的书-《适当的自私》,我立马变身成“读书佬”,先后念了七段,一面念一面互动对话,大家的兴致越来越好……..
- 我们住的村子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缩影。乍看之下,生活似乎仍然跟往常一样,可是仔细一瞧,变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层面,并且深植於生活之中,而我们也很乐於把这些变化称之为「进步」。
- 资本主义为人类幸福所做的贡献固然不容置疑,但它也将人划分为贫与富,并且把许多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精力消耗殆尽,却不见得会导向一个令人更满意的世界。
- 累积相当的财富却无法运用,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当今一共有七十大企业规模比许多国家还要大(这已是二十年前的数据)!
- 位高权重的人士对於这些问题不但漠不关心,而且还有几分志得意满。我对这种想法感到失望,也为这么多人的生命遭到虚掷、人在财富中仍穷困潦倒的现象感到愤怒。我关切的不仅是较为形而上的人生观与生命目标的付之阙如,更担忧经济的神话充斥於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金钱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命的意义,我们想必得做些什么,才能恢复这份平衡。
- 开放社会显然较封闭社会更有活力、更繁荣,也更能激励人心。资本主义本来应当给我们自由,却因为坚持经济挂帅,反而可能使我们成为它的奴隶。
- 生活不仅仅是一项生意,更觉察出造成生命轨迹真正差异的因素或许是爱、是友谊、是一种对他人的责任感,或是对某种理想的信念,而不是金钱所致;到最后,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相信人生确实有特定的目的。倘若可以再信任自己的头脑与心多一点,少相信规律、教条,我们才可能重新控制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物。
- 未来需要好好思索是否可能把资本主义变得较为可贵?它的工具与生意,是否能够更明显地为人类全体谋福利?商业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否不仅利於幸运的少数,更能造福所有人群?能否彻底改革教育,使每个资质不同的孩子,都有开创自己人生的机会?是否能够照顾自己,并且关心他人?
推荐阅读:社会安定,国家就坚如磐石

回到原来香港版国安法的课题,大家开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体会……..下来要看香港为政者如何透过开放与理性的沟通,来赢得港民的信任,足於跨越大部分港民的恐惧与害怕。为政者要看的是一时之需,还是要考虑万世开太平的立基?
我问大家,为什么大家说对政治、对社会、对经济没多大的兴趣,但此刻却聊得如此开心?因为说故事的人很会说………又是一轮笑声溢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