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灵魂世界的视窗

组织与个体的灵魂如何惺惺相惜, 彼此可以明心见性? 放手赋权不是新话题, 用人不疑也不知传了多少代, 关键在於自己的心与组织的灵魂, 准备交织而成的是什么?
撰文 / 陈登福老师
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总企划

同仁向我提议,是否需要调整我们年初既定的行事历,缩短马来同胞新年连假的天数,大家回来上班,方便大家共研我们近期忙碌的新志业方案?

今年新冠疫情的来袭,让大伙开始思考,什么是上下班?回到家里后,有些人甚至规定不接电话、不碰公事,一切等到明天回到办公室再说。有些人则无法分清楚,几乎没有上下班,即使人在家里也还是对着公事。

该如何定义公事还是私事的界限?如果公事与自己的未来成长,不管是有形与无形的收获,甚至跟自己的终极关怀都有紧密的关系,公事与私事的界限该如何划分?

如果在自家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为何还需要到办公室?何苦天天面对交通的堵塞,赶路去上班?

英国著名管理师查尔斯·韩第(Charles Handy)在二十年前,就预见这个课题的变化,对组织与个人未来的依存关系做了好多的探讨与建言。新冠疫情后的重新开放,一波紧接一波的公司倒闭潮,更是令人不得不思考,组织与个体、公事与私事、现在与未来、劳方与资方、营利与人道…….质两端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该如何成一,大家才能身心安顿呢?

不过无论选择哪一种模式,个体户或者在组织中服务,都同样必须做一个拥有独立思考的工作者,对当前世界与社会的趋势保有思虑。台湾高希均教授在韩第的著作《大象与跳蚤》的序言中,作出了五个诤言的归纳:

  1. 提升关怀的文化:不能只顾一己之私,要爱人如己。
  2. 共拥一套道德标准:没有这样的道德做后盾,法律很难有效执行。
  3. 改变自己:以各种方式来诠释这个世界是不够的,必须在实质上大家共同努力来改变它。
  4. 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生活,然后快乐地活着。
  5. 终身学习,变中求好:企业要获得民众的尊敬,民众要知道企业不只是在为自己奋斗,也在为社会努力。
【生命教育】打开灵魂世界的视窗
英国著名管理师查尔斯·韩第(Charles Handy) (照片来源:www.managementtoday.co.uk)

我个人很欣赏韩第先生对世界人文关怀的视野,正是在经历这一波“世界第三次大战”之际,全世界需要共同经营的一个终极关怀的方向:团结、共享、和谐、成一。

如果各国还是以一己之私为出发点,注重的都是单边的Made Our Country Great Again,世界下来恐怕会陷入真正实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韩第先生非常注重个人的修身,从个体渺小生命来冥思人生终究的生生不息。我很喜欢他的一本著作《你拿什么定义自己?》,著作中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是我长期一直用来自我对话的素材:

  • 生命就像一个八斗柜…………柜上的每一个抽屉代表生命的一角,对他的全貌提供了不同角度的一瞥。要多注意被上锁的抽屉,外人见不到的内容,甚至连自己也打不开的,那就是自己的下意识。
  • 我们连自己都是陌生人。在每一种关系中,他看到的自己都不同。哪个是真正的他?可能全都是,但是没有几个人会看到一个以上的他。
  • 在个人生活中不敢做的事,为什么在商场上却做得出来?工作和友谊这两个领域,不重叠时运行状况最佳,因为只有这样,关于我们是谁的看法才不会出现混淆。
  • 诚实面对自己,不要装作一个不是自己的人。我们有没有一个核心身份,存在内在自我,等待发掘?还是,我们真正的身份是与时俱变的演化结果?
  • 我的问题不在入错了行,而是我对当时所做的事不够热情。成功的人生并不等於先知道做什么再行动,而是刚好相反。只有在行动、实验、质疑与再行动中,才能发现自己是谁、是块什么料子。
  • 一个人被记住,不是因为他怎么赚到钱,而是他怎么花钱。墓碑如果刻着地下躺着的人赚了几千几百万元,并不会给路人留下印象,关键是那些钱用在什么地方。
【生命教育】打开灵魂世界的视窗
照片来源:网络

组织的内容就是人,是群人共同的依归,若组织失去灵魂,大家定时聚在一起的意义是什么?当大家发现组织与我的关系可有可无,或者差别不多时,为什么我还需要到组织上班呢?大家聚在一个屋檐下共奋前程,除非大家都拿出“我愿意”的诚意与热情,组织存在的附加价值对劳资双方才会是正面的。

组织与个体的灵魂如何惺惺相惜,彼此可以明心见性?放手赋权不是新话题,用人不疑也不知传了多少代,关键在於自己的心与组织的灵魂,准备交织而成的是什么?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练习,每一天都是信任的酝酿,我相信多一分放手、多一分信任、多一分自我肯定、也会多一份自主动力。

做一个领导者,每一天我都有好多的跌跌撞撞,正如韩第先生所言,在自己时常打不开的抽屉中,寻找打开自己灵魂世界的视窗吧!

心得留言

You may also like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