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觉醒父母,别当被戳就暴走的「蜥蜴爸妈」

当家长们用「隔离椅」处理小孩失控情绪,是否只压制了问题行为,而忽略了情绪教育最基础的同理跟连结?孩子经历越多负面童年经验,成人後得到身心疾病的比例会越高。

当觉醒父母,别当被戳就暴走的「蜥蜴爸妈」

有意识的父母

当家长们用「隔离椅」处理小孩失控情绪,是否只压制了问题行为,而忽略了情绪教育最基础的同理跟连结?孩子经历越多负面童年经验,成人後得到身心疾病的比例会越高。美国国家认证谘商师留佩萱提醒父母,家长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你们可以决定是否提供孩子健康的童年经验。

当美国国家认证谘商师留佩萱还在念大学时,跟社团夥伴一起到花莲带偏乡营队时,她常听到一些很传统的教养观念,比方:「小孩都知道会吵才有糖吃,所以当小孩在吵,不要理他们就对了。」丶「给小孩适当的体罚是对的,这样才管得动!」

留佩萱听来,直觉哪里怪怪的,却又说不出所以然,因为她念的是台大生化系,当时对教育心理丶教养观念并没有概念,随後她在学校看见了人本教育基金会的活动员培训课程海报,马上报名参加,後来她更成为了人本的数学想想带队老师。因为那份喜欢跟孩子接触的心,後来促使留佩萱去美国读书时转读谘商所。

读硕士时,留佩萱啃着厚厚一本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 V),她惊觉几乎所有心理疾病,都来自於成长中的创伤,因此她开始研究创伤丶大脑神经科学丶儿童创伤治疗包括离婚丶家暴丶性侵等议题。

76年次的留佩萱虽年轻未婚,但谘商过许多孩子丶青少年跟大学生,她发现,许多个案的痛苦来自父母丶原生家庭,而童年遭受过越多负面经验,成年时期得到身心疾病的比例会更高。身为谘商师,她只能在「伤害已经造成」後帮助个案复原。

下层脑被同理接纳了,上层脑才会启动

留佩萱在谘商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些会造成孩子恶性压力的教养观念,依然存在现代社会中。比方教养书上常提到,以「暂停法」丶「隔离椅」来处理小孩的坏情绪,有些幼儿园老师甚至跟留佩萱解释,用法是「小孩几岁,就要隔离几分钟才有效。」然而根据留佩萱所学来分析,大人用隔离法管教,对小孩传达的讯息是:「我只喜欢你开心的时候,当你被情绪困扰的时候,你要自己去面对,我不会理你,」可是,明明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与人连结丶而不是隔离,当下孩子需要有人帮忙安抚引发冲动的情绪脑,重新启动掌控思考的理性脑。

又例如,在公众场合看见孩子大哭大闹,大声尖叫,父母对哭闹的孩子大吼,打骂丶威胁,「你再哭,再哭就把你留在这里!」结果引起孩子更剧烈的反应。留佩萱说,情绪化的反应型家长就像是被戳中的蜥蜴,一戳就大幅度反弹。如果父母习惯用冲动丶情绪化方式回应孩子,这些行为就会变成身体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动驾驶」教养模式。而这些管教手段其实都只在「压制无法控制的情绪」,并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

谘商室中,留佩萱听许多个案描述让人气馁的父母丶家里带来的伤害,自己也忍不住产生负面情绪,但她的督导一句「你觉得,这些父母是故意的吗?」提醒了她,家庭里的伤害世代相传,很多时候,父母用不适当的方式对待孩子,是因为父母自己童年也被这样对待丶受过伤害。

先清创自己的童年伤口,再重新面对孩子

因此留佩萱有一股急迫感,想告诉家长:「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对待孩子的方式丶对孩子说的话,都会影响他们的未来。」留佩萱在最新着作《童年会伤人》中提供许多自我觉察的表格,读者可以在家自己练习,像是留佩萱就建议,夫妻可以找时间回想自己的原生家庭经验,自问:「想保留三个来自原生家庭的事情」跟「想丢弃三个来自原生家庭的事情」,将它们写下来,最後并想想:你现在正提供孩子怎麽样的童年?

在每一次回应孩子前能意识到,接下来要说的话丶做的事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就能降低自己成为孩子恶性压力的来源,提供孩子健康的童年。

有一位个案家长跟留佩萱说,她把「隔离椅」改成「冷静角」,在家里布置一个舒适的空间,摆放玩偶丶玩具丶绘本丶彩色笔等,当孩子被情绪困扰,妈妈会邀请他到这个角落,「更重要是,妈妈会告诉孩子:如果你需要我,我会陪你,孩子就不用独自承受混乱的情绪。」而情绪跟行为是分开的两件事,家长可以接纳同理孩子的各种情绪,但不代表同意坏情绪当下的行为,情绪得到调节之後,亲子还要去谈刚刚的行为是否适当,启动上层脑的思考。

暑假期间刚好回台的留佩萱,得知台湾也有「隔离椅」管教法,她特别推荐展赋自学团绿豆粉圆爸赵介亭的做法,他反过来在客厅设置「大人专用的冷静角」,大人生气时就到那里冷静,於是後来他儿子有样学样,也主动布置了一个自己的冷静区,让他可以安心去调节情绪。

教养观念永远可以更进步,只要家长有觉知。留佩萱说,「并不是要爸妈当完美父母,因为父母也会犯错,只要尽力当一个『有意识的父母』就好-意思是,在每一次回应孩子前能意识到,接下来要说的话丶做的事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就能降低自己成为孩子恶性压力的来源,提供孩子健康的童年。」

转载自《亲子天下》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