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思维重新看待孩子的问题
不知从什麽时候开始,我的信箱丶部落格里,常出现不少老师或家长的发问信;有的焦急丶有的无奈丶有的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开了「亲师SOS」专栏之後更是如此。每一封信里头,都娓娓道来一次又一次的严重对立,令人十分不舍。
前一阵子,一位刚出来教书的新手老师,发出这样的求救讯号:「班级里一切都乱成一团,跟心里想的都完全不同。学生当着我面顶嘴丶甩东西,我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也有忧心的妈妈,诉说着内心的无助感:「孩子从小二开始学会说谎,我试遍所有我想得到的方法:陪伴丶倾听丶一起拟定计画丶鼓励丶提醒,甚至後来打手心丶罚写课文,还是不能改掉这样的坏习性。我真的非常非常沮丧……。」
最让我挂心的是这位妈妈,她说:「我是一位单亲妈妈,最近我发现女儿竟然养成了偷窃的习惯?我不停问自己:为什麽我没有满足孩子?可是,她已经什麽都有了啊?我该怎麽和我的唯一女儿沟通?我是不是教孩子的方式错了?」
其实,我没有那麽伟大。每次要回信前,我只能先用力的深呼吸一口气,再静静的思索究竟该如何去帮助这些老师与家长。每个班级丶每个家庭的背景都不相同,而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特质却又是如此的独特,实在是无法用同一个标准,来为这些殷切灼热的眼神,提供最适切的解答。
但我也可以想像,这些班级或家庭可能现在正历经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风暴;身处在其中,不管是大人或是孩子,其实都受苦了。
决心改变,一切就不会太迟
身为教学现场第一线的老师,我明白在现代社会当一位老师,真的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这个社会总是为「老师」这份工作订下极高的道德标准,同时却用十分严苛的眼光来检视老师。有许多的老师感到焦虑不已丶有的老师心里受伤了,於是他们只能关起教室的门窗,用冷漠筑起高高的堡垒。
但是,这些老师内心还是有很大的热情与梦想,等着被释放出来。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协助,是具体的建议;他们需要的是能找到重新看待孩子问题的新思维,才能享受在如沐春风的师生互动里。我也发现,很多家长他们所需要的答案,其实都藏在自己的文字里。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会映照出我们在教养孩子时的盲点。我们常对孩子说了什麽丶做了什麽;或是长久以来对孩子不做什麽丶忽略了什麽,都会逐渐形塑成孩子现在这个模样。只是在原生家庭里的成员们,每天紧密的生活在一起丶复杂情绪全纠结在一起,自然是看不清楚,彼此都被困在走不出的循环里。
请先放下内心的焦虑。很多和孩子处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大人们常不自觉将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也请试着从自己的身上去找问题,以孩子的角度同理他的情绪,如此,很多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这就是《亲师SOS》这本书的由来。虽然它是这些年专栏文章所集结的一本书,虽然这本书里可能有些方法您都听过了,但是我很期盼它不只是提供您可实作的方法,而是希望能在字里行间里传达一种讯息:用更贴近孩子的角度,来寻求彼此之间更有效的沟通方法丶寻求更亲密的情感交流。
亲师SOS,代表的是一种决心丶一种想改变现况的呐喊!只要有改变的决心,不断的向着自己找问题丶向着孩子探寻答案,一切都不会太迟!
作者:老苏老师
(天下杂志 亲子教育出版)
转载自:亲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