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我的职场智慧:不受重用时,要能沉得住气

城邦媒体控股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在《自慢 7:人生国学读本》一书中提到,当他就读士林初中(国中)时,当时的校长在正常的课业之外,每个星期另外开设二小时的国学课程,把同一学年的几个班级,集合在大礼堂,由她统一教授《论语》。不仅要考试,而且还要求背诵;初中三年,几乎教完了全本的《论语》。

这样的训练影响何飞鹏的一辈子,因为不只是背诵,也几乎让他接受《论语》中所讲述的所有道理。虽未必能全然身体力行,但至少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尔後启发他对中国古文的兴趣。像是尽量背诵课本上所教的国学经典,就算不能背诵,对其中的经典语句,也牢记在心,成为一生中不时引用的名句。

以下节录《自慢7:人生国学读本》一书,看看他如何从《论语》中获得职场生存的智慧。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人生不可能永远处在颠峰,也不可能永远在顺境中,人永远要学会在顺境中如何自处,也要学会在逆境中如何自我调适,自我排遣。「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出自《论语》,数千年来,无数人用此箴言,以自我调适,每一个人都应仔细品味这两句话。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 · 述而》

【白话文】
孔子告诉颜渊说:「有能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推行於世(一展身手)。如果无法受人重用时,就将这些大道藏於己身(沉潜);只有我与你能做到这样啊!」

子路说:「如果老师率领三军用兵时,要和谁一起去呢?」

孔子说:「空手与虎搏斗,不顾危险;不借用工具,徒身渡河,到死都不知道悔悟的人,只是凭着血气之勇,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去的。和谁一起去的,必须遇到事情能小心谨慎丶仔细谋画的人。」

【何飞鹏解析】
一个年轻人离职前来看我,态度上有一些遗憾。他在我们公司已经工作二年,前半年表现极佳,很快就获得主管的赏识,负责极重要的工作,可是後来有些事进行得不大顺利,因而被调职到非主流的工作。

面对职位的调动,这位年轻人一直不适应,觉得被冷落,有志难伸,私下也多所抱怨,工作更是有一搭没一搭,完全提不起劲来。

他的主管曾经向我求救,希望我开导他,我当然照办,只是在整个谈话过程,他不发一语,表面上对我说的话点头称是,但我知道他并没有听进去,他的「我执」太深了。果然过了没多久,他就辞职了。

职场工作就和人生一般,有顺境丶逆境,当机会来了,有人赏识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用之则行」,拿出浑身本事,好好发挥,尽其可能做出成果。如果无人赏识,未能被重用,那我们就应该「舍之则藏」,暂时沉潜退隐,把自己的本事和抱负隐藏起来,等待他日有机会重出江湖。

这就是孔子与弟子颜渊及子路的对话,孔子夸赞颜渊能「行藏用舍」,可是引来子路的不满。子路问孔子:「老师若统帅三军,要和谁一起去呢?」孔子回说:「赤手空拳打老虎丶徒步过河,死了也不後悔的人,我是不会和这种人一起去打仗的。一定是要面对事情会戒慎恐惧丶善於谋画又能决断的人,我才会与他共事。」

子路是个大胆用事的人,任何事都积极进取,就算时空环境不佳,他也会大胆前进,因此孔子告诫他不可暴虎冯河,要戒慎恐惧,仔细谋画。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职场工作的箴言。我记得刚当记者时,受命采访的单位都是不重要的机构,眼看别人每天的新闻都很重要丶很热闹,只有我不大有空间发挥。

这时候我不能抱怨,我只能在这些边缘机构上地毯式的挖掘新闻,耐着性子,等待机会。果真一丶两个月之後,我采访的冷衙门终於发生了大事,而我过去几个月默默耕耘打下的基础,也让我能好好表现一番,每天不断的独家新闻丶连篇的深度报导,我立即成为众所瞩目的明星记者。

「用之则行」,说来做来都容易,难的是「舍之则藏」。要在不被重用时,沉得住气,持续积极而健康的投入工作,并且努力的自我学习,等待机会,适时出击,这需要耐性丶智慧与过人的毅力丶勇气。

【後记】
1. 这两句话的重点在第二句「舍之则藏」,要在不受重用时,要能沉得住气,要能健康而正向地持续工作,这需要极大的自我控制

在「舍之则藏」时,绝不可以有不逊的抱怨话语,要能云淡风轻,视一切为当然。如果真的没有太大的空间发挥,那就可以自己去进修一些专业技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要浪费了时间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