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了让孩子的哭闹停止,就拿出手机

前几天在餐厅吃饭,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开门进来,看似三岁左右的孩子被爸爸抱着却大哭不已,一直嚷嚷着:「我要买丶我要买丶我要玩具....」

「不然我们就买那个玩具给他好了,又没有多少钱。」爸爸问妈妈。「不行,刚刚就已经跟他说不能买。如果要买应该是刚刚买,而不是离开了,然後他一直哭才买。」妈妈很坚定的回答。此时的我,真的很想给她一个赞。

「没有办法罗。」爸爸转头对孩子两手一摊,然後把孩子放了下来,但是孩子持续大哭大叫中,甚至还一直大力的挥拳打爸爸,但爸爸却不以为意,就让孩子很用力的打他。

「你真的很吵耶,来~给你看啦。」孩子大哭加挥拳了一段时间後,爸爸拿出了王牌─「手机」给孩子。结果,哭声停止了,彷佛消失一般看着影片,整间餐厅安静了下来。


孩子的行为不会随着长大而自动变好

我们面对孩子的教养,千万不能够只在处理当下的表面,而是请想得远一点.

「孩子一哭,就回头买玩具给他」丶「觉得孩子很吵,就塞手机过去」,都是为了快速解决孩子哭的表面;「孩子力气小,让他挥拳也没差」,这是忽略孩子的情绪反应,想远一点的意思是,倘若孩子现在的行为是20岁时做的,我们会接受吗?!如果不接受,请从现在开始就要教他,因为,孩子的行为并不会随着长大而自动变好,必须要加上教养才会,当然,不同的年纪,要用不同的办法。


「温柔的坚持」勿让孩子的哭闹得逞

首先,当我们已经对孩子说不会买,就是坚持不买,更不能为了妥协孩子的哭声而买。然後,夫妻俩要一起做到,否则任何一方让孩子得逞一次,之後,他的反应肯定会更大,毕竟有成功经验啊。

接着,当孩子有情绪了,不能因为他的年纪小或力气小就忽略。「情绪本身没有对错,但是有影响到他人就不行」,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满了肯定会想发泄,但是发泄的方式不可以伤害或影响他人,所以,当孩子一生气就挥拳丶丢东西,请务必制止。

要抓住孩子的手,跟他说「我知道你在生气,但是不能打人,因为我会痛」丶「你因为不能买玩具而生气,但是不能打我」等到孩子答应不挥了,再缓缓地放开他的手。

再来,若是哭声很难短时间停止,请把孩子扛出餐厅外面吧!因为他人其实没有必要承受我们孩子的情绪,更不能说一句「没有办法啊,我也想让他安静」就不管孩子,放任在密闭空间里大哭。当然,拿手机出来吸引孩子并非最好的办法,因为,当下次想要的东西是手机时,就会知道用哭的方式了。

最好的方式,是把孩子带到不影响他人的地方(Ex:餐厅外面),陪着他哭完:「等你哭完了,我们再进去」,让他知道「你的哭闹对我没效。然後,过程中用有兴趣的事物来引导孩子加速结束,像是「薯条好像来了耶,你快点哭完,我们去吃薯条」丶「爸爸有带蜡笔,等你哭完,我们去画画」最後,等孩子渐渐收起了哭声,我们再一起手牵着手回位置上开心吃饭罗~

虽然练习的次数需要较多次,无法立竿见影,但是效果却是长远的。因为孩子会知道我们的规范原则,而且是牢不可动,无法用哭闹得逞。

转载自《亲子天下》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