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崔勤凯
倡导企划师 / 企划组组长
年度词汇“脑残”:你中招了吗?
年底了,许多机构会选出一个年度词汇,代表这一年出现的社会现象。2024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公布的年度词汇是“brain rot”(大脑腐烂)。

什么是“brain rot”?
“Brain rot”直译为“大脑腐烂”,也可以理解为“脑残”,描述的是精神或智力的衰退。这词在过去一年使用频率暴涨230%,大多用来表达担忧长时间吸收低品质网络内容的人,导致智力下降。社交媒体、短视频、低质量的娱乐内容——这些让我们越来越“脑残”。
你是否也觉得身边“脑残行为”越来越多?其实,这并非你的错觉。
人类智商正在下降?
科学家早在2018年就发现,人类平均智商在下降。最近研究更指出,许多成年人的数学水平甚至比小学生还差。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18%的成年人缺乏最基本的认知技能,而1/5成年人在数学和阅读表现不及小学生,即便他们受过高等教育!

是什么让我们变“笨”?
社交媒体的“速食内容”成了罪魁祸首。Netflix、TikTok、Instagram这些平台,用短暂快感吸引注意力,却偷走了我们的专注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书中提到,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会让大脑过载,注意力分散,思维浅显,甚至记忆力衰退。
长期影响:不止是“变蠢”
OECD研究还发现,认知能力低的人不仅收入和健康状况差,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低。而网络为了吸引用户,会放大负面信息,长此以往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让人变得冲动易怒。

如何拯救自己的大脑?
如果你也曾感到看完短视频后空虚无助,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 减少无意义刷屏:给自己设定每日使用时间限制。
- 增加深度阅读:每天抽出时间读书,训练专注力。
- 享受现实生活:更多面对面交流,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我们无法阻止科技进步,但可以选择如何善用它。下次想刷短视频时,不妨先停一停,问问自己:这真的值得我花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