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校》结业礼
结业不等于结束!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个人读一本书的乐趣与一群人一起完成“悦读会”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谢谢主导入慧芬的用心,
从第一本的《活下去的力量》到第二本的《人生学校》,
都让我们感受到培养阅读的习惯并不难,
而是过程中,我们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
而是一群人,一个团队一起朝向更好的自修习惯。
3篇最欣赏的心得,不仅仅只是因为感觉,
而是过程里面,我们如何细读每一篇写者的心得,
先把自己欣赏的那一篇“star”起来,透过每定时定量的细读,
一旦被需要选择3篇最好的心得的时候,自然就能如期交给主导人。
其实这次的阅读会,
主导人慧芬要让我们学习与经历的不是结果面的呈交阅读报告,
而是让我们在过程里,如何学会“享受”经历,
把阅读变成如空气般,无形的习惯。
也许压力会有,但没有压力,又如何有动力呢?
表面上阅读会好像是一件单一的作业,
其实他是一个培养团队建立默契与文化的习惯,
是建立团队思考力与正向思维的作法,
是让团队能保留5+10的心灵运动,
让忙碌的一天也一样保留静心的好习惯。
想与做总是有一段距离,
与其伤脑筋如何提升团队的思考力,倒不如透过一些好活动,
提升团队的个人素质之余,也从中建立团队的默契。
在结束前,主导人也不忘了邀约这个活动的顾问-陈登福老师给我们做回馈。
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好的提问:
“若没有读这本书,人生会是怎么过?
年度个人成长的计划-越光宝盒,要完成其实并不需要很用力,
只要每天做对事情,一切都在过程中。
“的确,维持37天,每天至少150个字数的阅读感,
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定的挑战,实质上,只是一念之差,
关键是,我们真的在乎我们想要过的人生吗?
最后,主导人慧芬也用简单的形容,带出了一个重要的观念:
“没有特别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美好的【人生学校】除非你有时间和他对话,
他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你是否有空出时间,与自己内心对话?
不然你也不是属于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