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杨田林老师
自耕農工作室負責人、自由講師、風潮音樂顧問
疫情突然来袭,台湾进入第三级警戒,瞬间停班停课,不能群聚,多数都禁足在家。
老师与学生都被迫必须改成在线教学,如今已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来,有些老师老神在在,因为去年早已准备就绪,很快就上手。
也有些老师显得手忙脚乱,但也很快就摸熟了一些方法,快速跟上脚步。
这一波在线教学热,可以看到台湾老师的应变力非常好。
但是,仍有些老师有在线教学焦虑症。
包括:
◆老师如何适应「面对空气」讲话?
◆在线教学如何抓住学生注意力?
◆如何制作在线教材?
◆在线教学效果好不好?
◆如何做学习评量?
……

除此之外,我认为老师还有一个焦虑:
「怕跟不上时代的学习焦虑感」
这些有学习焦虑症的人,看到其他老师很认真,学习各种科技工具,会用zoom,也会Google meet,也会Teams,又会外挂Jamboard,Kahoot,Peardeck,nearpod….作图卡,画图,带游戏,玩测验,这些老师都好厉害啊!
有学习焦虑症者,总觉得自己落伍了。
因此,备课教学之余,得花更多时间学习新科技,搞得自己心力交瘁。
在线教学焦虑症,不是我发明的,前几年就有一个名词「知识焦虑症」,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海量知识涌进眼前,有些人怕跟不上时代,拼命上课,到处学习,越学越焦虑,搞到自己筋疲力竭。
学习新知当然是好事,但庄子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生命有限,总要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效益,才不会搞到草木皆兵,自己吓死自己。
同样的,在线教学也是要回扣到教学核心,仍然是让学生:
听得懂,愿意听,学得会。
所以,在线教学平台,就是工具,就是手段,在线平台的各种功能,就是让老师能跟学生互动,发挥最高教学效益。
因此,如果老师能善用这些功能就达到教学效益,学生也能接受,也学得会,就不一定要耍很多花招。
我举一个例子:
武林高手,学会降龙十八掌,面对敌人,若是两三招就能克敌致胜,为何要把第一掌耍到第十八掌呢?
当然,有些对手高强,就非得从头耍到尾,甚至还得再加上「独孤九剑」「北冥神功」才能克敌,这是另一件事。
武林世界,百家兵器功夫让人眼花瞭乱,我们不可能通通学会,也不需要全部学会,样样通就样样松。
同理,在线教学平台也是百百款,在线教学的初学者,不要急,不慌,先把一两种平台练熟,练好,练到极致。
行有余力,再多学几招,逐渐累积各家功夫。
先求有,再求好,
先求好,再求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很容易喜新厌旧的,在线新功能,第一次看到,学生会很惊喜,几次之后,惊喜感下降,边际效益就会递减。
所以,教材内容,教学本质,教学效益,仍是核心。
我们都很敬佩也羡慕会很多在线教学工具的老师。
但每位老师都不同,有不一样的风格。
老师最佳风格是:自己喜欢+学生接受。
学生听得懂,愿意听,学得会,就是好的教学。
平台工具,教学法,都是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