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陈登福老师
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总企划
该如何回应日子的给予,不但不会辜负生命历程种种的发生,也会让自己在穿越有去无回的生命旅程中体悟更多?生命的穿越,只要还清醒活着,必会面对某一因缘的“敲叩”,令人疼痛有所觉醒!
人会设法去追寻自己所想要的,而想要的几乎跟自己所欠缺或不足的有很大的关连。在有与没有的质两端中不断的滚动着生命时光。一场疫情冲击下来,原本有好多“想要”但都不被允许,日子在失望中不断的延长,如今不得不说服自己,没有它我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蕊姐从年轻到老,为了家庭孩子,奋斗一辈子。年轻时几乎都把所得把最好的,通通给了家庭里的最爱,自己搁下了好多的想要。打从两年前开始,随着孩子的长大与独立,让她开始可以发想好多跟朋友出国旅游的欢乐计划。她早已到处放风声,我要过半退休的生活,旅游是我的最爱,再不出去恐怕再多一些日子,走不动了…….迫切想要的心情可想而知!
一场疫情下来,计划赶不上变化,展望未来的可能,什么时候能够出门,也还是未知数?奈何不了的心情也得调整,自己的生命素质,要如何不被自己的想要干扰与捆绑?
如今世界的强势反扑,一波紧接一波的发生,令到人们透不过气来。有些发生甚至被社会学家形容成 【末日恶兆】,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在不知不觉中正在慢慢的堆叠中,挑战人们努力赚钱累积财富的想要,恐怕会一样样的落空,自己心情的失落与茫然,该如何安顿?

有一位学校老师前来寻求帮助,她的际遇也刚好是疫情下许多人的生命故事。学校因为疫情的变化,教学的模式起了很大的改变,校方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令到她不断评估要不要选择提早退休?但心里面又跟自己的价值观有所冲突,不该在学校面对如此大的冲击时,自己选择走开。回到家里,看到家人居家上班、居家上课的模样,也令她受不了,精神多次崩溃!
人的想要不单纯只会形成自己的生活漩涡,更会把自己的想要经过自己巧妙的包装,对周围的有缘人张牙舞爪。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回应外来大大小小的要求,尤其是越靠近的家人、公司上司与同事的提出。在里里外外的应对中,稍不留意是无法及早回到自己的理智中,对世界的起舞,保有一份叫停的能力。
作为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想要,或者未被满足的期待,当去管理或控制别人太多时,很自然的会把对方放大视为生活的重心。对方的反应,我们很容易随之舞动,彼此的关心,逐渐会形成了关系中的压力或包袱。若是不及早觉知这种关系的漩涡,不以信任与放手作为彼此关系的共识,不以自我成长为轴心,时间一长都会是彼此深陷情感牵绊的泥沼里。
我该如何更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所知所明,让自己得以展现更大影响力,去帮助与成就他人,自己也很自然在过程中有所体悟?实际上,人要改变自己已是挑战极高的拉扯,结果不自觉假借这议题去关心别人的成长课题,去转移面对自己拉扯的困顿?
看别人比要求自己来得容易,但往往这是导致群我关系难于和谐与坦诚的主因。当关心变成不自觉的控制或操纵时,反扑回来的能量,自会形成自己肩膀上的包袱,爱顿然间变得很重!

当外来给予关心的压力太大时,人自然变得不自主,即使明白对方对自己并没有任何的恶意,对方或许会改变,但也是因为他方的推力所形成的在乎,终究还不是来自自己跟自己关系的和合。短期或许还可以,但时间一长会发现自我的成长,始终对外有一份仰赖,生命难于自如喜悦!
任何的改变来自内心的自发性,除非自己想要,否则所有外来的“急迫感”,只会是一时的推力。领导人是众人目光交集的焦点,更需要明白,当过于在乎同人,使用了过无不及的手段,来迫使同人交出漂亮的成绩单,疏忽了把同人的成长权力交托给对方,最终会发现改变与成长的幅度被制约了。
生命有许多发生,不是在原来的期待中,我得学习去了解生命为何?当了解得越清楚时,越会明白自己该如何珍惜自己眼前所拥有的,生命才开始有了自我调整的能力。
人的一生,多一天就少一天。在有限度的生命时光中,若能及早体悟生命灵性的无限,透由生活的互动、学习与分享,让彼此的共缘,在对外的过程中,发现到生命的美在于把最好的自己贡献出来。来自外在的给予,永远多一份欣赏与感激,自己的改变与调整,才是开拓自己影响力的终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