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想像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藉此了解对方的感受与看法,然后再思考自己要怎么做。
人一生的圆满,在於四大关系的圆融。
第二个关系是自己与群人关系的和谐,感受到群人互动中的正直、开放与真诚。
我们活在世界中,但接触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而此差异源於我们与社会群人的关系。
正是在这些群人关系中,我们分别把世界建构成这样或那样。也形成了对世界的看法。
社会建构并不是由单一族群与组群来定义,
而是来自於一连串冲突与转化的对话中的过程;
这是永远「进行式」的对话,您我他都可能参与其中。

对话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各方之间也会出现僵持;
为此若是少了感同身受的同理,群人的互动会可能和谐吗?
奈尔森•古德曼(Nelson Goodman)说得好:
如果我问您关於世界的种种,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参照框架下回答我;
但若我坚持要您抛开那些参照框架,您还能告诉我什么呢?

共修班结束后,学员们提前为登福老师庆生,彼此互相勉励,
大家一起推动生命教育,帮助世界变得更美好!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