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世上,多会看自己有的,还是看自己所欠缺的?人若能不间断的自问:多少才满足?自然会想方设法多看自己拥有的,比起之前我多拥有了什么?我该如何欣赏与感恩,进而自我肯定自己的努力,多珍惜也更加善用自己手上所拥有的,用来开拓自己所“真正在乎”的!
我问安安:比起三年前,您今天的拥有,有没有比以前多?他还来不及回答,旁边的同仁就抢着说:「有啊!他已是四个轮子的主人了。」我接着问「:哪您有没有觉得自己比之前幸福?比之前成长了?」我看到安安若有所思的……..!
人因为会老会有所终,活着的一生总是不期望白活,因为不断看到自己的欠缺,把自己所欠缺的设定成生活目标,然后想方设法激励自己去达成它。这固然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但人生就真的会因此而更好吗?

看到别人有的我没有,因而产生的企图心,对年轻生命的思考是有崇达的意义。不过当弄不清楚「有与没有」跟自己生命的「在乎」其中的关系时,仅仅也只能活出世俗的成功而已,人生不可能活出自己一生的自我肯定!
人生只要肯努力耕耘,一定会越来越有,但自己并不清楚人生活着的「终极在乎」,环顾四周,当看到别人比我拥有的更多更好时,很快的我们的拥有又再不够了,甚至变得“再度没有”。这很自然的又会形成我们奋往直前的新动力,但长时间周而复始下来,我们为何而活呢?
好多人弄不清楚「在乎」与「没有」的差异,结果误把「没有」当为自己人生的「在乎」,不断的用来作为自己努力的手段。好多是靠来自外面所形成的驱动力,为了不落人后,不惜代价,甚至不择手段,使到自己的人生受尽精神的折磨,难怪心理病患会崛起成为现代的文明病。
任何有形的物资本来就是眼睛可以见到的资源,自己有幸拥有它,仅仅只是物资的“暂时”信托人,我若懂得感恩与珍惜,懂得去善用手上的资源去发挥最大的用途,用在自己人生「在乎」的最大价值上,这才会是正确的人生观,也会是更务实的修炼。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不出门也可以Shopping,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一手有互联网的方便,出现在当下眼帘的种种物资,都会让自己的“冲动”如脱缰的野马在奔腾,很快的自己的「没有」又再变成家里某个角落的「拥有」,但这「拥有」究竟又发挥多少呢?
日前,我在跟一位有能力的“上等人”对话,看着他财富日增但人生却并没有因此更快乐,他时常找我聊天对话。我邀约他不妨对自己进行一番的自我检视,花一些时间逛逛自己的洋房,看看自己的拥有跟应用之间发挥了多少?自己的心灵有何触动?祂跟您说了什么?
今天约见了我们长期合作的Software House的伙伴,一起来帮助我们年轻的干部,把智能系统发挥成更大张力的助人系统,来加值彼此一路走来所学到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更广泛的服务方案。
我人生在乎的是心灵精神的成长,看到勤劳认真的年轻人,有理想的成长目标值得欣赏,我会邀约身边的资源,一起来帮助年轻人换得更大的成长契机。生命的成长,说与做要一致、生活朴实、以身作则,把对人的要求先用在自己的身上。
我三十几年前,已开始把自己的「在乎」当一回事,不管我的收入有多少,我始终保持朴实的生活水平,把更多的收入用在众人志业上的学习,用来作为人才孵育与成长上的用途,尽可能在自己拥有的基础上创造出良善的循环。我自己的改变与成长,自觉式的自我肯定,若干年前看似的不可能,如今都一一在自我实现的路途中。

我打趣的向我们的伙伴说:「我们没有工厂的机器、设备与工具,我们的发展很难得到银行资金的信任。我们的资产是人员,是人员正向的向心力、是人员自我肯定的创造力,但这些都无法典当给银行作为更大资金的便利性。」
我们更需依靠自己开放的人生观,否则我们会被自己限制了自己的成长,徒然浪费了生命大好时光。我相信投资在人是“一本万利”的事业。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行动力,化不可能为可能,世界的文明不正是这样无私建立起来的吗?
世俗所看见的伦理几乎都是现实有加,令人口中时常挂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殊不知我们自己居然把这一生快乐与成长的权益,因为这一观念往外推卸,就是因为江湖太现实,所以我不得不………结果陷入一轮又一轮总是看见我没有的,却始终看不见自己已经拥有的;亦不懂得去善用握在自己的所有,去开创自己人生自我肯定的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