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烦恼留在今天,「断丶舍丶离」的4个心法
实践「减法」的人生哲学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浪费时间在别人的生命里。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苹果电脑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
贾伯斯是一位极简主义者,原因不只是他每天上班都穿同样的衣服,也不只是在研发产品时,减少多馀的设计与构造,最大的原因是:他对任何事物都努力减少外在干扰,全力实践「减法」的人生哲学。
举例来说,凡是贾伯斯出席的会议,出席人数一定会减至最低,若遇到不必要的人出席会议,他也会不留情面,当场跟对方说:「你不需要参加这场会议!谢谢你。」贾伯斯做任何决策时,只希望跟与该专案最相关丶最核心的人才一起决定。
因此,想专心投入事业丶经营家庭,你必须将它们视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并且彻底减少非重要事务的干扰。
闲置的杂物就像「沉默的待办事项」,对你的大脑发出干扰讯息
获日本亚马逊整理收纳丶简单生活丶心灵励志类丛书三大榜首《我决定简单的生活》的作者佐佐木典士,在还没实行极简主义生活前,他小小的房间堆满了杂志丶CD丶书籍……,连床旁边的走道也被各种杂物占据,想躺进被窝还得越过成山成塔的书堆,才能好好休息。
後来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不会丢东西的人。当家中杂物越囤越多,要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因为这些多馀的东西不是默默地放在那里,所有的物品都会发出讯息,而且闲置在一旁的杂物发出的讯息更强。
怎麽说呢?如果你家有坏掉的灯泡,它会对你说:「你该去买新灯泡来换罗!」看着学到一半的英文教材,也会说:「你看起来很闲嘛,差不多也该来学英文了吧!」电视说:「很久没打扫了,该来擦一下灰尘罗。」床单说:「百忙之中打扰你,可以帮我洗个澡吗?」……散落在房间角落的物品会不断地发出讯号,告诉大脑还有许多「沉默的待办事项」等着你一一处理。
当干扰越多,你就没办法静下心来专心完成真正想做的事。因此从许多收纳专家丶家事达人的经验中,整理了4个生活的减法原则,帮助你摆脱被杂事丶杂物干扰的穷忙日子,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佐佐木建议你可以问问自己:假设身边没有任何物品,必须从零开始,而且每天只能购买一样东西,而这样物品会出现在第几天?你还会花相同价格购买它吗?如果你下周要搬家了,你还会把它带到新家吗?如果不会,那它就不是你生活中必要的东西。
2.戒除「以备不时之需」的囤货心态
有一句广告台词是这麽说的:「整个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馆。」
在这里请容我稍微修改这句台词,在台湾,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商店以及大卖场到处都找得到,所以「整个城市就是你的储藏室」。只要记得,当东西即将用罄时,你可以定期到卖场补货,而且每次只需要准备一个备用即可,即使临时急用某项物品,也无须担心买不到它。如此一来,当你戒掉习惯性囤货的坏习惯後,才可以减少身边的杂物。
3.丢掉「不必要的」,留下令你「怦然心动」的物品
整理术专家佐藤麻理惠的畅销书《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中,有一个关键字叫作「怦然心动」。但是,究竟该如何分辨哪些东西是令你怦然心动的呢?
唯有透过你的手,仔细地触摸,感受它是否让你觉得「怦然心动」作为判断准则,无论过去或未来,只要「现在」这样物品令你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它就是值得留下的物品。像是某些价格昂贵,却因为没那麽喜欢而一直没用的东西;或是已经完成它的使命,以後不会再用到的物品,这些都不会让你怦然心动。
4.「断丶舍丶离」是必须不断练习的人生课题
佐佐木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无法丢东西的个性,只有认为自己无法丢东西的刻板观念。
也就是说,你常以为自己「舍不得」陪伴自己多年的老相机,或是「认为自己需要」各种款式的衣服供每天搭配,但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丢不掉丶舍不得的个性,你只是不熟悉丢东西的技术罢了。因此,「丢弃」并非天份,而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断丶舍丶离的人生态度。
假如你还有点不习惯「精简化」生活上的大小事,或许可以参考德国人打扫家里的方法,想一想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