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听话」小孩前,先听懂彼此的话

怎么让小孩听话?远嫁以色列丶担任幼教老师多年的吴维宁分享以色列幼教理念:听话的前提在於建立幼儿的安全感,另外也提醒父母该想清楚,期待孩子「听懂你的话」,还是「乖乖听你的指示」就好?

在与孩童的互动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话打入小小脑袋里,总是让大人觉得十分困难。而要学习「如何和幼儿对话」,需要先厘清我们对於「听话」这件事的理解和期待。

 

听不听话,和安全感有关

解释这件事之前,我要先绕开主题,谈谈小孩安全感的由来(听不听话,真的和安全感有关)。

以色列的幼教界相信,透过「良好的对话与说明」,给予小孩明确而适合身心发展的界限,可以提供小孩很大的安全感—包括1.大人持续一致的态度丶 2.及时确切地回应小孩需求(包括心理与生理需求)丶 3.适合小孩的自理能力与作息时间。

小孩在三岁前,对於抽象的道德概念并没有理解能力,在行为准则上,只能了解什么是「被允许」丶什么是「被禁止」,无法了解什么是「好」丶什么是「坏」。因此,「大人对小孩行为的反应一致性」及「是否以身作则」,绝对会影响小孩对特定行为的理解和反应。例如:父母一天到晚说吃糖不好,甚至用了负面字眼责骂想买糖的孩子,却在隔天买一包软糖来奖赏小孩的行为。这会让小孩无所适从,也更弄不清楚父母的期许。在缺乏安全感的状况下,容易表现出「不听话」的行为。

而当小孩太累或身体不舒服时,父母对於常规要求太过严格,一样会造成「不听话的小孩」。试想,身为大人的我们,偶尔会在身体状况不好时,先把常规事项丢在一旁(今天人太累了,先去睡觉明早再收衣服);因此,若父母无法察觉孩童的情绪与身体状况(孩童不见得有能力说明清楚自己的状况),硬是在孩童状况不好时要求完成常规,就会出现许多误解和「不听话」的状况。

当然,相反过来,如果幼儿从小开始,就有很明确的常规和生活作息,我们反而会觉得幼儿「好听话」,这是为什么呢?

在以色列,从宝宝六个月大开始,托婴中心就提供明确的作息时间表。宝宝渐渐知道什么时候要吃丶什么时候该睡丶什么时候可以玩。到了一岁半左右,小孩甚至已经不须幼师叮咛,学会吃饭前去洗手台前等老师帮忙洗手丶知道下午睡醒吃完点心,父母就会来接他们回家—小孩对生活有预期,且预期总是实现之时,会让小孩觉得自己对浩大无穷的世界,有一些控制的能力,这会带给他们自信和安全感,也会较愿意配合大人的期许。

 

「不听话」是理解孩子的良机

在与小孩对话的过程中,小孩如何回应大人的话语,可以作为大人了解小孩「处在哪个发展位置丶该给小孩什么样界限」的最佳判断点。若今天大人说了一句话,听力没问题的小孩,却做了相反或不完全一样的事,例如:你要小孩把房间收拾好,小孩却没有把不同的玩具分别收好,而是把全部玩具往同一个箱子倒。

这种「不听话」,有可能是来自於「听不懂」,小孩不了解大人话中确切的意思或是没有能力做到;也有可能「有听懂但不想照着做」,像是小孩知道要分别收好,却因为没心情/没时间而采取了其他做法。

大人搞清楚这几种「不听话」是很重要的。如果小孩是因为「听不懂」,大人必须改变说话方式丶使用字汇及提供更多说明协助,例如说:「把房间收拾好」的意思,是玩偶要收到红色箱子里,拼图要收到盒子里并放到第二个抽屉……」

若是「有听懂却不想照着做」,那就该进一步跟小孩讨论他的想法跟心情, 如: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在生气?是不是觉得现在不是收房间的时机?……虽然孩子的「不听话」,常让大人很火大,却是了解孩子身心发展,向小孩进一步对话的最好契机。

 

要小孩听话,大人该怎么说?

话说回来,我所谓的「听话」,意指把别人(包括小孩丶大人)的话听懂丶听进去,要做到这点对大人都不简单了,对於理解力和行为能力都尚未成熟的小孩来说,更是不容易。

因此,以色列幼教引入了「中介教育」对话法,教导大人(作为一个中介者)如何透过适当的对话方式,引导小孩认识丶了解世界(包含人类与其他生物)。这套学习法就是教导大人用小孩听得懂的方式对话,并且引导小孩学会倾听,并且听懂别人的话。

在这套对话学习法的原则中,大人与小孩每次对话时,要注意以下要点:要在一个小孩可以专注听话的「环境」,要了解对话的「目的」,对话内容要能符合小孩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要能协助小孩归纳以及「扩展理解能力」, 要能提升小孩的「自我能力感」。整体对大人的训练,都是为了协助大人和小孩,听得懂彼此的语言。

而学会「听话」这件事,是沟通协调丶团队合作丶解决冲突与问题的基石。孩子如果能在入小学之前学会,对於未来的各种学习都是受益无穷。

「听懂」还是「乖乖听话」?

可惜的是,我与许多朋友谈到「听话」这件事时。大部分人都只把小孩划分为「我说什么丶他就做什么的听话孩子」,以及「我说什么丶他就不做什么的不听话孩子」两种。「听话」的意涵被简化为—「小孩听从指示,并照着指示做」。而小孩懂不懂「为什么指示是那样?」丶「为什么要那样做?」或「为什么不可以那样做?」对大人似乎一点都不重要。

「听话」就是「照着我的话做就对了」。背后的逻辑正清楚地教育小孩— 「服从权威」比「学习」和「理解」更重要。若大人以教出按照指示做事的小孩为荣,也就难免错过利用小孩「不听话」的时刻,理解小孩的身心发展状况,给予小孩适当行为界限的机会。这样一来,自然无法养得出有安全感丶有判断能力丶能听懂别人话语丶能沟通协调丶团队合作的孩子。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听懂孩子的话》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