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不论如何,你都是有价值的」

台湾公视暑假推出的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广大观众对传统「成绩至上」观念影响亲子关系的反思,心理师留佩萱观察,因为父母在「羞愧教育」下成长,所以可能继续用羞愧感来教下一代,孩子若被灌输「成绩不够好就是让爸妈丢脸」的想法,渐渐觉得「我不够好,就不值得被爱」,然而,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7月初,公视上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吴晓乐讲述着自己在当家教时,看见台湾许多家庭中「成绩至上」价值观如何影响着亲子关系。

看剧时,我感到哀伤丶愤怒丶沉重与不舍,同时我也试着想要去理解:「这些父母亲为什麽会这样?」「他们发生了什麽事,让他们需要用这些方式对待孩子?」身为一位谘商师,我理解人很复杂,无法用简单的二分法去判好坏,就像剧中的父母们,我无法直接定论「她是个糟糕的母亲」,因为我也看到,这些行为背後,是父母亲内心极力想要掩藏的羞愧感。


伤害孩子的行为背後,都埋藏着强烈的羞愧感

人需要爱与归属感,这是人与人之间非常必要的需求。专门研究「羞愧」(Shame)的美国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解释,羞愧感是指:一个人害怕如果自己不够好,就不会被接纳与被爱。我们害怕如果自己表现不够完美丶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丶成就不够高,那麽,我们就没有价值丶就不值得被爱。羞愧感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情绪,有人形容感到羞愧时「想要把自己缩小躲起来」丶「觉得很丢脸,想要钻个洞藏起来」,以及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全身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面前」。

羞愧让人很痛苦,所以每个人都尽极力地想要避免。我猜想,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中的父母们,心中或许都埋藏着很强烈的羞愧感──如果孩子没有好成绩丶没有考上明星高中或顶尖大学,那麽我就会觉得很丢脸丶表示我不够好丶会被人看不起。

心中的羞愧感,驱使着父母逼着孩子要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当孩子觉得自己「不属於这个家」

每一个人都想要有连结和归属感,这是人类非常重要的需求。请你回想看看,有没有曾经在哪个场合里,觉得自己「不属於这个地方」?那样的感觉是很孤寂的,你觉得自己好像空气,无法融入丶无法和这些人产生连结。不管在学校丶工作丶各种场合,我们都可能曾经有过这种没有归属感的感觉。在心理谘商中,最让我痛心的,是看到孩子觉得「我不属於这个家」。

孩子在家里没有归属感,试着想想这会是什麽样的感觉?这样剧烈的痛苦与孤寂,或许很难用文字来形容。如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的角色,有许多孩子觉得自己再怎麽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丶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认同与赞赏丶没有好成绩父母就不会爱我丶没有成就我就没有价值丶父母根本不爱我不关心我丶我永远不够好丶永远被拿来跟亲戚比较⋯⋯。家,这个应该带来归属的地方,却有许多孩子觉得自己不属於这里;而本来应该要带来爱与信任的父母,成为孩子心灵上最陌生的人。

於是,在这样家庭下长大的孩子,内心可能也建立起强烈的羞愧感──如果我不够好,就不值得被爱丶就没有价值。


让孩子知道:不管你如何,都属於这个家

但是,一个人的价值,从来就不应该取决於学历或成就。不管学历多高丶薪水多少丶工作多有成就丶多有名气丶外貌多麽亮丽,这些都不影响你有没有价值。你有价值,你值得被爱,因为你是一个人。

美国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在她的着作《脆弱的力量》里写了一篇「亲子教养宣言」,这个教养宣言是她身为一位母亲想对孩子说的话丶以及教养孩子要做的努力和目标。她开头的第一句话写着:「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知道有人爱你,你是值得被爱的。」

她继续写着:「从我的言语和举止中,你将会得知这一点──我们如何学习『爱』这件事,包含了我对待你丶还有我对待自己的方式…看着我犯错,看着我弥补,观察我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观察我如何谈论自己的感受──你会从中学到负责和尊重…我们将一起哭泣,一起面对恐惧和伤痛。我虽然不想让你痛苦,但我会选择坐在你身边,教你如何感受它。我们将欢笑丶歌唱丶起舞,并创造美好…我们在彼此面前都可以做自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属於这个家。我教导你的方式丶爱妳的方式丶带你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会是完美的,但我会让你看到真正的我。」

在读这段教养宣言时,我不断念着这一句:「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属於这个家。」如果每一位在台湾的孩子都可以知道「不管自己如何,都属於自己的家」,这会是什麽样子?如果孩子可以感受到,不管我的成绩学历如何丶身材外貌如何丶工作成就如何,我都是有价值的丶都是被爱的,那麽,这个世界是否可以少掉很多痛楚,多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连结?


我们常常用「羞愧」来教孩子

不管在美国或是台湾,社会常常将一个人的价值连结到他所拥有的财富丶成就丶学历丶外貌丶名气丶社经地位,尤其在台湾,我们对成功的定义非常的单一:就是考上好大学,拥有好学历。

在家庭与学校里,我们其实很常用「羞愧」来教育学生。布芮尼·布朗教授特地强调「羞愧」(Shame)与「内疚」(Guilt)的区别,当一位孩子做错事时,感到内疚的孩子说:「我做错事了」,而感到羞愧的孩子则是说:「我是一个很烂的人」。内疚针对行为,而羞愧是针对一个人的价值。

在台湾,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犯错时,父母老师责骂孩子:「你怎麽这麽笨?」「你怎麽这麽没用?」「你是个坏孩子」。这样的成长过程会累积许多羞愧感──我的成绩不够高丶学历不够响亮丶薪水不够高丶身材不够瘦丶长得不够好看丶工作成就不够高…这些表示我没有价值,都让我很羞愧。而成为父母後,如果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分不清楚原来孩子和自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那麽,孩子的表现也会成为父母自身羞愧感的来源──如果孩子成绩不够好丶不够有成就,这样我会很丢脸丶会很没价值。

在羞愧教育下长大的父母,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觉察,也可能继续用羞愧教育对待下一代。於是,就像剧中演的,这样的羞愧感驱使着父母用控制丶强迫丶辱骂让孩子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来填补心中的匮乏。


每一位父母:不论如何,你也都很有价值

最後,我想告诉每一位父母:「不论你如何,你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被爱的」。不管你自己的学历高低丶工作内容为何丶伴侣多有成就丶家庭社经地位多高丶婚姻是否美满丶或是孩子的学历和成就为何,你都是有价值的。

这句话或许会让许多人听起来觉得无法理解,毕竟,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价值都与外在条件连结在一起。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中的父母们能够觉察到自己内心想要努力掩埋的羞愧,并且花力气去处理与面对自身痛苦和羞愧感。当羞愧不再驱使操纵他们的行为,父母们就能开始看见孩子丶理解孩子。

希望《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剧能够让父母觉察到自己身上原来带有许多伤痕与羞愧。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譬如,如果你希望孩子能愿意认错,那麽我们自己也要能够承认错误;同样的,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有价值丶值得被爱,那我们也要从自身开始,相信自己不论如何,都是有价值的人。

而要相信「自己不论如何,都有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包含着自我觉察与理解丶去看见来自童年的伤痛丶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情绪与自我丶以及花力气去疗愈与改变。

但是为了孩子丶为了下一代,我想我们都该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伤痛。

撰文 / 留佩萱

转载自:《亲子天下》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