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明明很爱孩子,又一天到晚骂他?

当你感到有压力,或者发现亲子关系触及过去未解决的问题时,你的思维会停摆,缺乏变通,这种情况称为「低层次处理模式」。只有反思问题的根源,才可以增进自我了解,帮助我们减少进入低层次路径的可能性。

大多数父母都爱孩子,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在复杂的亲子关系中,他们常觉得困惑。父母可能会说:「我也不想对孩子大吼大叫,但是他们惹我生气,我没办法控制自己。」

的确,父母也很惊讶自己竟会对孩子做出无法想像的严厉行为。

有时候,父母会被情绪左右。当亲子关系触及父母一方过去未解决的问题时,就是反思何种内在历程导致外部沟通不和谐时候。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摆脱过去,不再受制於那些会扰乱当前亲子关系的情绪。

当你感到有压力,或者发现亲子关系触及过去未解决的问题时,你的思维会停摆,缺乏变通。这种缺乏变通的现象,可能代表你正陷入一种会直接损害清晰思考能力及亲子情感联系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称为「低层次处理模式」。

当你陷入低层次处理模式,也就是接下来所称的「低层次路径」,你会被恐惧丶悲伤或愤怒的情绪淹没。这些强烈的情绪会让你无法思考周密而出现反射式的反应。在低层次路径下,你很难和孩子维持有助於成长的沟通和情感连结。

当你的心理状态处於低层次模式,会反覆陷入一个循环,最後令你和孩子都感到不满。

尚未解决或未完成的问题,让你无力抵抗低层次路径,尤其是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

状况模拟

假如你在分离方面遇到困难,那麽每晚的睡觉时间都会是个战场。虽然你一开始都做好打算,先照例为孩子讲床边故事,聊聊他们怎麽度过这一天,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晚安吻,然後帮他盖好被子起身离开。但当你走出房门时,孩子会叫你回来或起床找你,如果你对离开孩子有所迟疑,就会对设定界限感到困难。

亲子互动分析

尽管你不断安抚,孩子还是不睡,这种情况会使你进入低层次路径。

如果你发脾气丶大吼或做出激烈的行为,你和孩子都会感到痛苦,而分离就变得更困难。可能经过几个小时冲突後,你和孩子都很不开心丶筋疲力尽丶关系疏离。

如果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可能更难释怀,也更无法入睡。

没有一个父母会对低层次状态下的自己,以及自己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好过。如果父母不反思自己的作为,就会不断进入低层次路径。这一部分归咎於我们无法轻易从低层次路径进入高层次路径。

只有反思问题的根源,才可以增进自我了解,帮助我们减少进入低层次路径的可能性。

高层次处理模式会使用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此区位於大脑顶部的前方,因此称之为高层次模式。当我们处於高层次路径时,就能进入理性丶反思性的思考程序,让我们有能力去思考各种可能性,并且考量我们的行为及其後果。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高层次路径让我们能够做出弹性的选择,来支持我们的价值观。这并不表示就不会产生亲子冲突,也不表示孩子永远不会伤心丶难过,只是让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有选择性地做出反应。

高层次路径能让我们有机会进行周全且有意识地沟通,并采取有助於维系健康温馨的亲子关系的行动。

本文摘录自:野人出版《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

>>>>>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