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莫安洲
商业智能系统组组长
价值不变,做法改变
心意不变,方法可变
农历正月初九——拜天公,向来是马来西亚-槟城人过年最重要的一环,当地人是这么说的——“拜天公大过年是福建人的常态”,所以在福建人居多的槟城,大家都非常重视庆祝农历正月初九的天公诞,如今的拜天公,已逐渐演变成为不分籍贯,是大家共同欢庆的一个日子。但是我们对这天公诞认识多少?
天公诞,顾名思义当天的主角就是“天公”也就是道教里的玉皇大帝的诞辰。然而这一天也有它的民间传说,福建人曾流传的一则传说把天公诞看得比年大,并也对此传说内容做了解说。
传说中,在历史某朝代,曾有福建人因自称“狼”(福建人读“人”的口音),而遭遇屠杀。福建人在面对强兵的追赶下,只好纷纷逃跑到甘蔗园躲避,因此在甘蔗园的庇护下而躲过了此劫。

据说,幸存者走出甘蔗园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初九,而后便用这日子补过新年。所以福建人后来传承了拜天公的习俗,为了答谢天公的救命之恩。这也是为什么福建人在拜天公时,少不了甘蔗,还有一叠叠的金折纸等等非常讲究的祭拜品。
然而,随着现今社会的趋势,大家都在讲究环保、不浪费、简单化和疫情肆虐的环境下,所有祭拜方式以及祭拜品的数量已经大量的减少,以诚意取代。但是这也造成了不少长辈有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面对新一代子孙的想法,另一方面是自己“虔诚”的定义。其实传统和现代不必是问题,因为传统依然会存留,而现代先进的技术也离不开传统的工艺,所以我们真要传承的不是传统的形,而是传统的神(精神)。
换句话说,传统便是创新的根,没有了传统,创新的现代就没有了根。
所以改变祭拜天公的方式和祭品不是问题,但不能抹去对天公的虔诚和那一份谦卑与感恩的心,因为那是“根”呀!

秉持传统,并非故步自封,
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材料、现代的环境都要用到,
但关键是如何用,
用什么样的审美标准去用,不为物役”
—— 白先勇,知名文学家、剧作家
从传统走向创新的现代
如今我们更需要明确的认识传统的标准,还有突出传统价值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明确的把传统价值发扬也能让文化的根源持续留下。
从一个文化传统来看,其实传统有着一个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为人们提供文化认同的方式、载体和内容。仿佛现今的社会,要是人们都丢弃自己的文化认同,变成一个在世界上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那是无法想象的状态。
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生活的社群或者群体,不管是民族还是国家,都有一种认同和归属感,这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得以自立发展的一个根据。

我们可以从很多如今先进国家和各大强国的现代化进入到更新阶段的角度来观察,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到这些国家开始遇到了说不出非常明确的价值性问题,也就是人生仍然需要终极关怀,包括人生意义、价值理想、社会交往,然而这些又需要怎样去满足?
从目前现代社会来看我们仍然需要依靠传统,从内在于人性、社会文化和文化价值去看的传统。比如说我们如今已碰到的现代化各种问题,突出的就是物欲横流、价值解体、人性异化、文化商业化等等。
人类又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其然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那就是重新认识传统、了解传统、激活传统、唤醒传统、弘扬传统。所以传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范导现实、重建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跟外来的宗教和文化相比,我们自己的文化,它所提供的那种生活的规范,人生的意义,道德与性格的价值,还有就是文化的归属感,是其他的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因此在这个社会,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的稳定、精神的向上、社会的和谐方面,它所扮演的作用是其他的东西难以企及的。
弘扬、利用文化传统的积极面和精华,提高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成熟民族的文化心态。。
所以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来自哪里,同时也要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过去和现在都将会带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