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莫安洲
商业智能系统组组长
是否您也想过有一天您的大脑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掉?然而我们应该对这表面上既有可能替代我们人类大脑的人工智能科技而感到担忧或害怕吗?其实不管人工智能再怎么进步,机器或人工智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取代整体人类的存在。这是因为以目前科技的原理上,科技是只能够取代人类在物理与知识层面上为人类“代工”而已,但它们并没有人类内在所有的“感觉”或“意识”。但这些不代表我们可以放心或肆无忌惮继续研发和使用科技。
让我来简单说说以下几种状态看看您是否也有过:
- 1. 手机不在,魂就不在
- 2. 当自己在使用各种新科技上不如其他身边人时,感觉自己像边缘者(快被淘汰)
- 3. 在上网的过程,自己的时间不知不觉中被消磨了
- 4. 科技越发达,反而在使用上越少安全感,尤其是有关金钱的
以上的简单几个状态说明我们已经渐渐的被科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可能让我们的大脑放慢或停滞发展的症状。我们试想看在科技发达前,古代人类对飞鸽传信的概念和现代人对飞鸽传信的概念有什么差别?是否只有现代的人会觉得飞鸽传信是慢的?反观古代人在完全不懂什么是“手机”的认知下根本不会因为手机的存在而觉得飞鸽传信慢。其实也相等于我们现在会因为没有了衣服而感觉羞耻,但相比石器时代,羞耻又是什么东西。虽说科技无法替代人类,但它真的让我们越活越轻松吗?

是您在玩科技还是科技在玩您?
我们需要从了解科技的本质面开始明白所谓的科技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首先,我们可以明显看见的是如今在很多工业、办公室、房子、汽车或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科技工具如机器、电脑、手机等,这些科技都是将人类繁琐的工作简单化,让生活方式化繁为简而研发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视科技为人类“劳动”替代品,由人类的想要与主观去研发和制造出来的工具。不过科技的发展除了让社会文明进步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以外,科技并没有明显改变人类对生命的本质面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反观人类更希望掌握更多更高科技来获得更多财富更好的物质生活,最后也形成了不断依赖科技、不停的攀比彼此的生活,因此而产生社会不得不拼命的学习及研发新科技。
所以我们的真正的问题出现了,大部分科技是由一小部分的人研发与制造出来的,可是变成大部分人得去花更多时间去学习使用它,同时省出来的时间并不是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相反的可能更繁忙的工作又或者是继续学习更多新科技的知识后就掉入了科技的“万丈深渊”。我们简单设想,如果您是一位老板,基本上您会优先选择一位不会Microsoft Office或电脑使用的员工吗?所以我们是科技的主人,还是科技已经开始束缚了我们的生活或者生命价值?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机器已经逐渐的替代了人的手、脚甚至部分大脑的运作,也形成有些部分工作机会正在慢慢的消失。那么身为人类的我们应该怎么存活在这高科技的时代?

人类可以如何在高科技时代活得有意义?
以上所有的叙述我们都必须承认科技的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它们的演算能力、稳定度、和方便性是真真切切可以帮助人类省更多时间、生活更方便的。不过在人类精神层面来看,我们真正的快乐与否并不是在于科技的发达有多快多厉害,它更多是在我们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而成的。
所以当科技越是发达的时候,人类更应该理性的使用,感性的思考我们到底为何而使用。如果科技让您生活方便了,所省下来的时间您用来陪伴孩子、家人、亲人等中度过更有意义的人生那科技与您的生命自然会更有意义。另外,如果您的工作正面临将被人工智能科技所取代的,那您更应该思考这工作真正存在的价值在哪,同时借此机会来更“认识自己”。科技再怎么厉害都是人制造出来的,汽车再必人类跑得快也不代表汽车比人类更厉害。所以在岗位上,自己就要发挥人类独有的创意、灵活力及感性或同理心去善用科技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发掘自己的潜能。
在科技的急速发展下,人类更应该从生命的本质面去寻找生命与生活的意义,重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而后实现自己的价值。如若不是如此,那最后人类只会越活越累,而且还得和这些科技竞争生存的资源,到最后得不偿失呀!

斯蒂芬·威廉·霍金 :“人工智能的强大崛起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或最糟糕的事情。”
科技是一把双刃刀,我们需要科技的发展让世界人类文明持续进步,但我们不能只依赖利用科技而无法回归自己生命的本质面问题去认识自己,寻找出“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真正意义。古人在没有任何的科技辅助下都能将智慧延续至今,而如今的我们又可以借用科技的帮助传承什么有意义或有价值的东西给下一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