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崔勤凯
企划组组长
每年的5月和6月,是大家庆祝双亲节的月份,孩子们都会花心思感谢父母,让我们有一个家。
曾经有一首歌,是这样的唱着: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家】是避风港丶【家】是呵护的地方,【家】是爱的泉源。
但,有多少人的家真的是一个【家】,还是这个【枷】呢?
其实家庭也会伤人,家庭也有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为何家庭会伤人,因为家生病了。
没有人愿意导致家生病丶没有人愿意造成病态的家庭,然而为何家庭会生病?

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您是否有听过 90 /10的关系?意思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不论喜怒哀乐、悲伤愤怒,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情绪,只有10%是跟当下发生的事有关,剩下的90%,都是从我们原生家庭里面,带来的各种经验,以及情绪的按钮所产生。
比如:一群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人讲了 一个笑话,大家哈哈大笑,您却愤怒得不得了。您觉得自己被冒犯,被欺负,甚至是被羞辱了,为什么? 因为从小到大,您经历过很不好的经验,可这经验就跟他们说的话有关。

在职场上, 有一些人不擅长与人沟通,有一些人敢怒不敢言、默默承受委屈,也有些人的性子特别急,为什么?——这都是从原生家庭系统所教导、所学习到的,潜移默化,在我们内心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人际观,以及社会观,而产生出来的自然反应。
有些人在支离破碎的家中长大,所以,他迫不及待早早结婚,特别是女生,发誓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最幸福的家庭,可是走着走着,她居然走回了跟自己原生家庭一模一样的模式里,同样的不幸福又发生在现在的婚姻里。
为什么? 怎么办?
认识家庭的相处模式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类喜欢闹别扭的孩子,无论在商场,还是餐厅。同样的情景,为何别人家的孩子就很乖,而自己的孩子就这样?原因是在这些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是来自相互指责、相互抱怨的家庭。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的性格特质、价值观、人生观、人际关系,都是从“家”开始学起,家庭无疑对我们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有着巨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首先要觉察我们家的相处模式是如何的?

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哪一个相处模式经常出现在您的家里?
• 互相指责
• 冷战
• 以和为贵,忍气吞声
• 打骂
还是
• 良好的开放沟通
• 说话直截了当而亲密
• 彼此欣赏
• 倾听回应
没有人希望自己是生活在恶性循环的相处模式里,只是我们不自觉也不小心地传习了不好的相处模式,
而这些模式它不只是会出现在家庭,也会出现在职场、朋友,甚至是情侣或者是夫妻关系里,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影响着我们。
您平时的待人处事中,您又是用哪一种相处模式呢?
您内心渴望一个怎样的家庭?
坦诚地问一问自己:我现在的家庭相处模式,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我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家庭是什么模样的?
如果您希望家庭是幸福和谐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您可以对家人有多一些的爱与关怀,比如给予家人拥抱、一句赞美肯定的话,这些都是爱的表现。
记得,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不只是说道理或谈规矩,要好好地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个真爱的家庭,教导孩子如何处理差异与冲突,刻意地经营友情,发展健全真我。
别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您的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您说“我是单身,我这辈子也没有打算结婚,您讲的这些道理,跟我没有关系”,也邀约您一起回过头去看自己的原生家庭系统,家庭如何塑造今天的您,更重要的是重新跟自己的家庭开始打交道,重新修复关系,建立新的、爱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