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哭,悦读有路!

谈到读书,您多久没有阅读了呢?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图像、视频带来的视觉、听觉刺激更为直接,因此许多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在“慢节奏”的阅读里。
Picture of 撰文 / 胡慧芬

撰文 / 胡慧芬

亲师生组组长

四月,真的是个充满各种节日的一个月份。其中就包括了国际愚人节、清明节、复活节、世界地球日,还有落在四月二十三日的【世界读书日】。

照片来源:网络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也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又称“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贫穷还是富裕,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这个节日也提醒大家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并且保护知识产权。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图书宣传活动,来庆祝这一个节日。

一旦答应,就忠于自己的决定!
照片来源:网络

您多久没有阅读了呢?

谈到读书,您多久没有阅读了呢?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图像、视频带来的视觉、听觉刺激更为直接,因此许多人都不愿意花时间在“慢节奏”的阅读里。

我身边有好一些朋友,很爱买书,但是买了书回家,却总是没有读。一些人因为生活太忙,腾不出时间阅读。一些人,在年头订下每月至少读一本书的目标,一直做不到。

我想,曾经有多少的人,很想好好翻阅买回来的书籍、想透过阅读来沉淀反思自己、很想从阅读的过程得到充电的作用,但是每每一想到读书,心就想哭,因为身心疲惫;一想到写作,心更累。

您有这样的经验吗?

因为痛所以醒着
照片来源:网络

为何培养阅读习惯那么难?

从小到大,我们都离不开阅读。每个人都知道阅读的好处,但是为何能培养阅读习惯的人却那么地少呢?我们来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的迷思。

1. 读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有多少人曾经这样想过:“忍一忍吧!考试完毕,我就自由了,不用再读书了!”

这样的想法,是很大的误区啊!读书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考完就结束了。当我们把阅读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爱好,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很大的效果,你会发现自己活得更自信自在、活得更像自己。

为什么阅读会帮助自己活得更像自己呢?因为阅读不只是让你增加知识、开拓视野、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缓下来,与自己对话,让自己与自己靠得更近。所以,阅读其实是件乐事,书读多了,道理自然会明白,许多事情就会看得清,也得轻,人自然变得从容自如。所以我很认同作家杨绛先生所说的:“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才苦。”

2. 我不是读书的料

曾经我有邀约朋友一起来阅读,但是很多人的反应就是:
– 我不是读书的料、
– 我和书本不是好朋友、
– 我一看书就会睡觉、
– 书看我,多过我看书……

每每听到这样的反应,我心里都会可惜,可惜人用很多标签,让自己错过了阅读的宝藏。很多人都被过往阅读的经验绑架了,所以不知觉地设下标签,“我不能阅读的、我就是这样的咯…”当一直这样认为的时候,我们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变得一致,这是“标签效应”。想想看,人生会因此越活越宽阔,还是越活越狭窄呢?

3. 【为读而读】的学习态度

不妨想想,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只是为做而做,而无法好好享受过程的话,这条路有可能走得远吗?阅读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设定了一个月读一本书,过程中却无法乐在其中,反而只是为了完成而硬撑的话,阅读的习惯自然无法培养起来,更糟糕的是,你会更讨厌阅读。

所以,阅读是小事,阅读的【态度】才是关键。

别哭,悦读有路!
正向人一起举办的【品读会】

别哭,悦读有路

建立阅读的习惯虽然是有挑战,但却很值得,而且有他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阅读的好习惯自然水到渠成地培养起来。

这里要介绍大家一个没有负担的进修方法,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这叫做【品读】。正向生命教育中心从去年开始展开【品读之旅】,聚集了18个人每一天一起花5分钟读一篇文、花10分钟写一篇心得,定时贴在群组里互相分享。换句话说,每天定时为自己进补15分的心灵养生汤。大家可以算一算,15分钟只占了一天的1.04%,这样的自我进修时间不过分吧?

为什么读了过后,还要写心得呢?因为读和写一样重要。读,是往外旅行;写,是向内探索,帮助自己有效转化阅读。

算一算,这个群组读完第一本书——《活下去的力量》后,大家竟然一共写了1440篇心得。 组员们都直呼:“太不可思议了!”

年纪轻轻的组员政恒分享道:

“我很久没有拿书读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幸好有团队,才可以让我持之以恒。”

透过一群人共修的力量,人与人之间巧妙地产生了互相陪伴、激励与督促的作用,并且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姚玉蕊是群组里最年长的组员,虽然她常常感叹自己学历不高,但是她却发挥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放工回家后,她开始割舍一些看节目的时间,好好拿起书本阅读与写心得。从不能、不会直到做到,玉蕊姐超越了他人生的局限,成为大家的学习典范。

组员沈林泰当初加入品读的群组时也表示担心,因为他觉得自己一读书就会睡着。但是参与后,他开始打破了过去的幻相,从中发现原来自己的文笔也不赖。在结业礼的时候,林泰的文章也有被选为最感动的一篇。所以一切的问题来源,原来是自己局限了自己。

在品读的过程中,组员定下自己想要呈交心得的时间,主办单位也设计了打卡和统计的系统。时间一长,每个人打卡的时间就会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线】

这个【生命线】非常有意思,主要帮助自己来核对,到底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和现实中的差距是多少。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从中反思改善,帮助自己活出自主想要的人生。

别哭,悦读有路!
每个人打卡的时间会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线】。
别哭,悦读有路!
组员沈林泰的心得“得选”,大家对他的回馈

成功是在练习【好的习惯】,失败则在练习【坏的习惯】。

总的来说,阅读,其实不只是阅读,而是与自己生命做链接的重要桥梁。

到底,我想活出一个怎样的人生呢?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否,与每一天的习惯脱离不了关系。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成功是在练习【好的习惯】,失败则在练习【坏的习惯】。

所以不要小看每天5分钟的阅读习惯,每天如果进步一点点,一年后我们的人生会进步很大(正如图中的数字呈现);相反地,如果每天退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一年后的人生几乎为零。这是您想要的结果吗?

不妨透过以下5个问题,帮助自己在阅读方面有更多的探讨与整理吧。
1. 我是怎样的一个读者?
2. 我的阅读方式/习惯,是从哪里学回来的?
3. 我对于阅读,目前有怎样的感觉?
4. 我希望在阅读方面,有怎样的改善?
5. 我要怎样做才能帮助自己,在阅读方面取得改善呢?

祝福大家,世界读书日快乐!记得别哭,悦读有路!

别哭,悦读有路!
结业礼结束前,组员来个大合照留念。

好文推荐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