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掀起孤独风潮:关於职场,远离人群你会更快乐丶成功!

喜欢用过多的聚会和喧嚣来填满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你也是那种害怕独处的人吗?其实「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寂寞」才是!那些成功且活得自在的人,往往懂得如何「享受孤独」,但并不「感觉寂寞」。

疫情掀起孤独风潮:关於职场,远离人群你会更快乐丶成功!

疫情升温,使得人人自危,
让全球人类社会都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我一方面忧心疫情丶为深陷痛苦的人们感到难过,一方面也震惊於人类文明社会的脆弱。严重疫区内,无数企业被迫停摆丶众多实体店面纷纷宣布撤离丶关门丶倒闭,一场疫情就可以让跨国企业与投资人大量撤资丶全球供应链出现锻炼危机,原本的全球化的经济荣景也彷佛游走在钢索上,一击即溃。

有些勉强复工的企业开始实施「孤独方案」,要求员工独桌吃饭丶单房居住丶尽量一个人生活。开会也尽可能减少与会人数,或直接改用线上会议来取代。
有些企业则利用自身的「数位化能力」,允许员工开启无限期的「远端工作」上班型态。

也许经过这次疫情,未来企业们也会开始更认真思考「远距工作」的可能性!或许未来将有更多更多「游牧式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丶「远距工作者」和「相应工作机会」,会陆陆续续的出现丶产生。

而这次的疫情,也让我再度更深入的,思考了很多关於「工作型态」上的问题。想想之後发现,如果撇除疫情不谈,或许「孤独」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兴许「关於职场,远离人群你会更快乐丶成功」!

以下分成「三个观点」来跟大家分享。

一丶所有的「烦恼」,
大多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时候「适度的远离人群」,你会更快乐!

很多人习惯「抱怨工作」丶「抱怨生活」,彷佛一切的问题都出在「工作与生活本身」。但抽丝剥茧之後才发现,在大部分的情况里,真正让你烦恼丶生气丶厌烦丶有压力的,通常都不是「工作或事情本身」,而是跟这一切牵扯在一起的「人」。这样的现象,在职场上尤其明显!

因为职场上,大家本来就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而被聚集在了一起。并非像「朋友」一样,至少是因为互相欣赏丶喜欢,才会成为朋友丶定期聚会。也不像「家人」,有着神秘的亲情关系纽带,来将彼此联系在一起。所以通常「同事们」对彼此的「容忍度」也会比较低一些,冲突相对的也就多了起来。

虽然职场上大部份的人都不会选择采取「不成熟的正面冲突」,但光是「私底下的暗潮汹涌」,就够让人心烦丶心累的了。

举例来说:
当你感觉这个「明天就要上线的专案」好烦,其实心里想的可能是「主管好烦」丶「同事好烦」丶「组员好烦」或者「顾客好烦」。因为真正困扰你的,可能其实是「主管会不会又有意见」丶「同事为什麽要一直给压力」丶「组员为什麽可以这麽雷」或者「不知道顾客的反应会是如何」…等等。大部分的烦恼,其实都还是「人」的问题!

「工作或事情本身」也许不一定有趣,但是通常能带给你「最大压力和痛苦」的,还是「人」。

如果除去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部份,或许你会发现,其实「工作」并不那麽讨厌,有时甚至还满开心的!原来自己竟然还满喜欢「这份工作本身」的!
当然,有时候在工作中还是有机会可以结识很棒的朋友的!像我在以前的全职上班族工作中,就有这样一群很古锥的朋友。

但是职场中肯定也会有看你不顺眼的人,有时候喜欢你的人再多,只要有一个讨厌你的人来找碴,就足以彻底毁掉你完美快乐的一天!

这件事情真的很神奇,我们就是忍不住会受到「少数负面事件」的影响。这大概也就是为什麽许多拥有「百万支持者」的网红,却会因为「极少数酸民」的攻击而陷入忧郁的原因吧?!

因此,如果可以在工作中极小化过度丶不必要的「人际应酬」,不只可以大大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与压力」,还能多出很多可以完全专注於「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呢!(PS. 比如,我现在的「接案生活」,就是一种「极小化不必要之人际接触」的工作例子。XD)

疫情掀起孤独风潮:关於职场,远离人群你会更快乐丶成功!
图片来源:网络

二丶「保持舒适的人际距离」丶学习「观察&倾听」,反而能让我们更了解「相处之道」!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一定要随时随地紧密相依。其实有时候,适当的保持一定程度的「人际距离」,相处起来反而「双方都能更轻松自在」。尊重彼此的隐私和生活空间,事实上也是一种尊重丶在乎对方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不会因为「适当保持距离」而有所减损。

这个道理就好比,「整天腻在一起丶连上厕所都要结伴同行」的朋友,感情不见得会比「久久见一次面,但总把对方放心里互相关照」的朋友,要来的深厚一样。
此外,「保持舒适的人际距离」後,我们也会开始「学会观察」丶「练习倾听」。而「观察 & 倾听」正是最最关键的「沟通技巧」,有时甚至比「说话」还要来得重要且有力量!

上国中以前的我,总是经常自己一个人。这并不是因为我真的超级厌恶人群,只是因为小时候个性比较内向丶慢熟罢了。当时内心其实很渴望能有一群自己的知心朋友,但又实在觉得「交朋友」这件事情异常艰辛。有时候看《汉娜的遗言》这类讲述「青少年挣扎求生的校园生活」影集时,都很能理解年轻主角们「渴望融入团体」,却又总是「找不到容身之处」的那种徬徨与脆弱。

正因为知道「人际相处是我的弱项」,所以童年时期的我特别用心学习丶了解团体生活,并留意人际互动的适切节奏。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领悟,也因此学会了「观察」与「倾听」。

「观察」&「倾听」这两件事情很重要,甚至比「说」还重要,然而我们却总是时常忽略这点。

大家应该都曾经遇过这种人,或者身边正好就有这种类型的朋友:他们总是滔滔不绝的讲,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自己,让你很难有插嘴或发表意见的机会,有时甚至就连终於轮到你发言了,他也能快速的再把话题焦点重新拉回到自己身上去。这类的朋友通常不是什麽坏人,有时候其实还单纯得挺可爱的,他们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然而,相处是互相的,需要你一来我一往才能够激起火花。而上述这种「自我中心」的沟通方式,则往往会让人感到不自在,觉得有压力且不受重视。感觉好像自己唯一的功能,就只是某种负责「在一旁附和丶称赞你」的「罐头笑声和掌声」而已。

因此,在「与人相处」时,除了「说话丶表现」之外,我们也应该为对方留下空间,学着适时当一位好的「主持人」,观察现场情况丶留意对方的情绪丶感受和反应。并做一位好的「倾听者」,只有愿意去「听对方说」,才能真正「理解对方」,而理解对方之後才是「有效沟通」的开始。因为「理解」我们才更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也因此更能「说进对方的心里」。

这也就是为什麽常有恋爱专家会用比较夸张的方式,开玩笑的告诉正在约会的男女:「其实你不用是妙语如珠的幽默大师也能脱单,聊天时只要记得 “微笑丶点头丶适时应和”,就算什麽话都不说,对方也会觉得跟你相谈十分愉快丶超级合拍」!!XDD

三丶享受孤独:
「学会独处」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喜欢用过多的聚会和喧嚣来填满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你也是那种害怕独处的人吗?

其实「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寂寞」才是!那些成功且活得自在的人,往往懂得如何「享受孤独」,但并不「感觉寂寞」。

有时为了完成一件大事,我们非得学会如何「独处」才行。因为只有真正懂得如何「跟自己相处」,才能认识自己丶走出自己的人生,也才有时间去学习丶去创造丶去努力完成那些想要完成的事情。

如果我们总是不甘寂寞丶害怕孤独,便没有时间可以留给自己丶让自己的身心安静充电,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时间可以为理想努力实作。自然也就更加没有心思与能力,去追寻理想生活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边啦!希望上述的三个观点分享,可以让大家重新思考,活得更加自在,也离「理想生活」越来越靠近喔!

文/ 野放上班族 - 陈暐婷 (野羊)
文章转载自:104职场力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