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陈登福老师
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总企划
一天生活的历程下来,大多的行程似乎都是自己事前安排下来的,但行程中所发生的事件,却不一定都会是在自己的预估中。白天在怡保的企业年度方针规划坊,加上回到家里的两个事件,一天日子的丰富程度,当自己愿意静下来如同看电影般的回顾时,人生价值的缩影就在其中!
新冠疫情是老天送给世人的礼物,来协助世人更能明白生命从生到死、从有到无的意义与价值,质两端是生命既存的本质。一年多疫情的冲击下来,真正明白与领悟的生命体不知有多少?我担心老天必会再安排其他事件的发生,再再的期望祂的“孩子”会觉醒。
疫情前好多组织觉得费用很重,赚进来的业务不够应付,需要更多业务的成长。疫情发生后,组织随之调整,费用降低了,理应也减轻了疫情前费用过重的困扰,正是让组织经营得以开展另一段崭新的开始。可是为何某老板还是如此的不安呢?

某老板的公司,疫情前对同仁的表现有好多不满,总是觉得大家的表现不如预期,也无法平衡公司付给他们的代价。适逢疫情的冲击,哪些不称职的同人先后一个个的离开,不正是让组织重新规划与转动的好契机吗?
疫情的冲击力道虽然很大,有人愁也有人欢喜。有些组织的业务还是在成长当中,需要加进更多的生力军。人才加盟意味费用与负担相对加重,需要找到更大的业务来养活日渐庞大的组织。
不过仔细酌磨这两者情况的根本是一样的,是投入与产出是否能够平衡的成果,更重要平衡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要开拓通往未来哪一种的康庄大道,关键是领导者真的看到了吗?
领导者生命状态的沉稳,能够说服自己所经营出的事业面貌,对自己可进可退的安全感,对成功与失败的诠释决定了领导者的格局与气魄,也会决定他当下对每一个事件发生回应与决策的品质?
人生乃是【活在当下、享受过程】,除非清楚了自己要走的图案,愿意不断对自己要走的图案赋予清楚的路向,让身边的人一起来贡献,让身边的人在过程中也因为一份收入而开始蜕变与成长,否则再大的理想与目标,都会在患得患失中,备受自己的心结拉扯与折磨!
好与不好不必是问题,它是既定存在的本质,而是在好与不好之中是否平衡得了自己的心结?领导人也是人,绝对有权力在适当的方式下释放不平衡的自己,心结中的心痛、可惜、难过、愤怒、质感……都是因为无法心安放下!领导人自己要懂得如何处理自己情绪的抒发,但在情绪抒发后重新的决定会是什么?

领导人本身最大的限制往往是来自只有眼前当下的现实,未来的想要只能用笼统的形容词来描述-更多更好更成功!稍再多问,往往吐出的几乎都在同样的笼统限制中。领导人面对自己前面要走的路有多大的信心?跟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一致?跟自己的人生愿景有多大的吻合?外在环境事件的发生,是否看到自己领导的事业模式跟得上时代的未来变化?
一天下来几个发生的事件摆在一起对比反思,可以清楚看见多少、好坏、起落….真的不必是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早已确实厘清我要什么?我要往哪儿去?我如何才能允许更多的人才愿意加进来一起努力?我是否能说服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组织内一起共襄盛举?如果不是,最终会让自己百忙一场吗?
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在于自己的付出所能回荡出的贡献造福了时代有多少?庆幸自己的日子有太多面的镜子,让自己跟日子事件相对映照中,让自己在日渐老去的路向里越老越是“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