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陈登福老师
正向生命教育中心总企划
如果在生活中可以被自己轻易搁置一旁,用别的事情或项目来取而代之,这表示什么呢?表示这里头正是需要我多加沉淀与思考的,为何我原来认为的“重要”可以随意弃之不顾,尔后自己内心又会鸣起自责的声音?矛盾呀!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绝对不会或无法妥协的?潮起潮落、晨夕交替、古往今来…..是天地不变的伦理。但是有注意到吗?我们在过程中的大部分生活方式,早已随着文明的发展与变化,逐渐变成世间好多人的“必要”了!
每一天早上手上必握有一杯的手摇饮料、每天固定要在社媒贴文、每周至少要上精致餐厅、每季要往外小游放松、每年固定出国尽情逍遥犒赏自己…….. 不过若稍加严格想想,这些仅仅只是需要,却也变成好多人习以为常的养成了。
在需要、想要与必要的交织中,到底在我们人生一去不回的选择中,承载了多少起承转合的慎思作用?还是因为是“听来的”或“学来的”,习以为常跟着模仿,始终欠缺了自我深耕的厘清与虑选?

偶尔在尽兴的氛围中废寝忘食是允许的,但长期因为往外悠游嬉乐而养成的习惯,长时间所累积下来的失衡必定会引发好多 “自省”的回荡,再不警觉或许会形成人生为何那么苦、那么多的负担?人生三要交织而成的生活界面,不正是人生的缩影吗?
需要是生存於世所需,想要是生活素质的枢纽,必要则是生命终极所至。生存所需要多少的条件见仁见智,只是世界的各种物资发明,让人们在生存条件上越来越过无而不及的,实际上都是“想要”在作怪;让自己发想更多,想要透过更多的拥有,让自己非得去忙碌以拥有更多人生存在的价值感,却遗忘了人生存在的“必要”是什么呢?
静坐冥思对我而言,初期是我学习路上的必要,但如今已是我的需要了,我的必要则是透过静坐冥思的过程,该如何【柔己气、坚己志】忠于自己的人生时光?我一生不悔的是该如何奉献自己帮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自己需要的不多,我需要的老天早已给了我,只是我要学习如何提升其中的质两,不只是身体的需要,还有身心与灵共缘成长的需要,让自己的必要是跟天地伦理做深度的连结。
天意无法逆,可是如今世间的许多生活方式是在逆天而行,天地万物的失序,不仅只是环保生态频频出现问题,全球大肆虐,发生超过一年的冠病疫情更是一个严重的警语!

夹在需要与必要之中的想要,人类追求的是哪一层次的想要?是让欲望无穷放大,在世俗物质上追逐更多更新的荣华富贵?还是适时知止叫停,让自己在精神意识的层次上得以成长,真正看到自己的想要,到底如何才会让自己与身边的有缘人切实的快乐与幸福?
世界的进步,早已把过去许多生活中的想要,变成普世人人可得的方便性,目的是要让世人有更多的时间来耕耘自己的生命时光,把自己人生活着的必要点亮自己在世间的精彩,而不是一样样的想要过了又一样样的想要,恐怕这辈子都成了饱暖物欲的工具。
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贡献,大量提升了世间需要的能力,也让人们在想要上有更大的利便去发挥自己。在疫情余波未了的警语中,如今已是时候让世人进一步来冥思,自己人生不可妥协或不可轻易出让的必要性是什么呢?
人生短暂,每一天都朝向死路一条在走。简单的生存与生活的需要,天地伦理大学之道的必要,除非人生的想要,越来越多都是聚焦在如何提升大我利益、众生的精诚所至,否则是无法及早扭转健康和乐地球村生生不息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