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经营事业的结果一定要赚钱,因为经营事业动用了太多社会给予的资源,若是不赚钱怎么对得起支持您的各种资源呢?但关键不在于赚钱,而是经营事业除了赚钱,还有没有比这更高或更重要的意义?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花钱,但钱要花在哪里?才会让事业经营的路向越拓越宽广?
西方智者苏格拉底留下非常重磅的一句话:不懂得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去的人生。换句话说:定时对自己动刀,对自己提出好的问题来帮助自己思考,从中有所觉醒与改变。但是一般人,顺境时意气风发,逆境时怨天尤人,从来不去思考自我反思,对提升自己生命价值观的意义。
人生是一场选择,决定当一家公司的老板更是生命很重要的抉择。既然经营事业是动用了社会如此多的资源,我们要的是不只是赚钱,而是健康的赚钱能力,不但可以回馈社会,也要让有缘在一起的同仁,他们的生命也在事业经营的过程中,活出这一生的贡献与成就。

当真的明白人生经营事业的真谛时,对员工、对顾客、对供应商的视野,就不会只是停留在交易的关系上,而能够逐步提升成为生命成长的命运共同体,一起借力使力,透过事业的转动,让我们共有的服务可以为社会添加正面与美好的价值!
身为公司的老板,一定要先学习把爱的关怀,逐步扩散到整个供应链的伙伴群中,特别是公司的内部顾客 – 员工。当员工对於公司存在的价值,向心力越来越正向时,自然在工作上的产值会化为更多的创意;因为真正的产值(Productivity),来自员工“我愿意”(I Do)的高度认同。相反的,员工若只是因为酬劳或是奖励而作,他的创意必有所保留,内在的潜能不可能完全的自我激发,“我愿意”的产值也将视情况而定。
怎样的领导法才会让员工越来越高的“我愿意”?领导者只需要把爱自己家庭、爱孩子的爱,分一部分给公司的同仁,让他们感受到领导者真诚的爱,真心希望员工能够跟公司的生命一起成长。领导者要能清楚的宣告,让软绵绵的爱化为两大力量的思践。一是公司的管理制度,二是领导者的领导风范。

把对员工的爱化为管理制度,要具体让同仁知道在我们的系统内,我们期许同仁致力开发自己敬业乐业的专业能力,对自己、对群人、对事情,应有的表现。在资本社会的熏陶下,大多数人都是以利益为前提,因为担心吃亏。我们实在无法强迫他人的思维如何定调,但可以透过开放与双向的沟通,来让员工对自己生命的视野有更大的看见,职涯的规划与拓展究竟与同仁生命的关系交集在哪里?
除非对生命的成长有企图心的同仁,愿意留在我们的组织内,公司才会有未来。如何在透明制度的引导下,让同仁看到“我愿意”,对他自己、对公司、对未来都是加分。最大的关键在於领导者的风范对员工有说服力吗?能否赢得大家的高度信任?好的领导会感召同仁更宏观的视野,透过一次又一次的领导见证,渐渐明白学习、发挥、成长与加值,才是人生职涯最大的关键。
当人有能力自我反思的时候,才有信心扩大自己的视野,不会只是重视眼前的得失,人生所赚到的钱才会带来更大的意义。别人好,我才可能真好,而别人不只是我的家人,还有地球上所有与我有缘的弟兄姐妹,他们都是我们供应链中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