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时光每一天都在跨越中游荡有余,精彩丰富的不得了,只是人们沉醉其中,疏于及时回头来看看另一端的内在自己,是否在“跨”的过程中,保有一份发现与体悟的觉性?
三个多星期前的小谈,彼此觉得可以在这段行管令期间,做一些“宅”得有意义的大我事情,对自己也有正面助益的整理。无中生有,原本在行管令一开始没有的规划,连续三个星期下来,功德圆满。看到视频里的每一个同仁,在经历现场LIVE碰上雨天所带来的惊涛骇浪,终于雨过天晴,顺利完成,娓娓道出每个人在过程中的感悟,这也是生命一场跨来跨去后的无中生有。
生命的有趣在于质两端的激荡所能催生的各种机遇,只是外面的风景日新月异,大家都在赶流行,深怕跟不上远远落在后头,却忘了所有的发生,核心价值究竟在哪儿?永隆老师的一席话,我选用的是一般器材,不过每一次上线前,我会很认真做测试,做最适当的准备,其他我无法控制的,就交给「上帝」来决定吧!I do my Best,GOD,you please do the Rest!这份的豁然,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内外跨来跨去之后的一份修炼。

生命的质两端:生与死、黑与白、动与静、思与行………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十年的友谊,彼此在教学路上,各有所向、各有所长,偶尔的交集,彼此的经历体会,摊在咖啡座上,有好多的不谋而合,也会有好多的同中有异,这些都是我在咖啡座转身后,继续游荡与探索的题目。
休息是必要的,但休息时能否好好的休息?路在脚下,但人生的路向又在何方?说穿了,人生真的没有那么复杂,在每一段生命时光的互动、深思与质疑的跨越中,每多一次的跨越,自己就更笃定了吗?自我反思中勇敢对自己的自我否定,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路向越看越清楚,否定不会变成自我打折,而是自我精进。原有的恐惧,也只是为了保护主人的小我所发现出的讯息,也是在考验主人对自己路向有多笃定?
这一份的体悟,即便对人说了,对方也只会有激情式的明白,不过很快会依然故我,因为自己并没有在心田上努力耕耘,终究我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认命、知命、使命,三正三反,从中明白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终极一生充满无常的生命时光,我该毅然定下的使命是什么?

孔子留给后人的礼物:「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生的使命若刚好是上天也想一起来成就的世界更美好,圣灵的能量自然就酝酿其中。这无关宗教与信仰,这是人们对宗教、对信仰、对灵性、对心灵、对人生应有的态度。孔子走了几千年,但是他还时常在人们心田的激荡里送出好多的礼物。他来过,他走了,他还在………!
自己何其幸运,人生路上多了一份明缘,彼此是镜子相对映照。我跟永隆老师说:我们的情缘可能不只是十年,可能如同耶稣与佛陀的六世修道情缘!一场的双陈对话,无中生有,早已化为跨时空的永恒,过去了,放下了。未来的人生会是一连串无中生有的延伸,但努力、用功、积极、谦卑、正向、真诚………是无中生有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