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姚玉珠老师
心理谘商师
觉察及调整自己的情绪
大马行管令的这些日子,
问问自己:您现在是怎么样的一个心情?
- 心情已经缓和下来…………
- 心情已经比较平静…………
还是依旧——
- 不耐烦、烦躁…………
- 失落、伤心、无助…………
抑或是更多的——
- 不满、生气、愤怒…………
- 担心、焦虑、恐慌…………
又或者已经——
- 绝望…………
- 无聊与孤独到快要面临崩溃…………

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
而您有没有觉察自己——
您有没有觉察自己:在疫情期间,自己是什么心情居多?
- 不安的感觉
- 轻微的不舒服感
- 被限制的生气愤怒
- 不能出门的烦躁不安
- 害怕被感染的恐慌恐惧感
- 失去原本自由生活的失落感
- 失去原本安稳生活的惆怅感
- 担心接下来会有更严重的事发生
- ………………
您有没有觉察自己:在疫情期间,自己是什么行为居多?
- 花很多时间在刷手机看疫情讯息
- 一直想要出去走走
- 出现冲动语言行为
- 吃饱睡睡饱吃
- 坐立不安
- 偷跑出去
- 做恶梦
- 失眠
- ………………
每个人出现的反应程度不一样,是因为大家启动了不同的内在引擎。不同情绪,呈显出我们不同的“内在情绪循环模式”。每个情绪、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意义。
例子:
“非理性信念”或“不合理的信念”是一个重要因素。「怎么想」就会有「怎么样的情绪」,「怎么样的行为」 。调整想法会让我们的情绪缓和,但未必可以彻底解决问题。尝试往内探索,更深一层的发现,才会让我们彻底解决自己的负面情绪。特别喜欢这句话:「看见了,就自由了!」
邀约大家,可以趁行管令在家的期间, 学习好好探索自己的内心…………
例子:
「怎么想」就会「怎么做」 。「怎么想」,才能让自己更有行动力?「怎么想」,才能让自己的行动力更有效?
面对疫情,有紧张焦虑担心害怕,是正常的反应。但如果觉察到自己一直处于极度的焦虑、忧郁状态,就要来看看自己的紧张焦虑担心害怕是不是合理的。
- 将关注回到自己身上,觉察自己的感受。
- 有意识的觉察自己有否“非理性信念”或“不合理的信念”。(可以用五个「为什么」问问自己:我当下这个情绪与行为背后到底是在焦虑或担心什么?从中探索自己有哪些内心深层的“非理性信念”或“不合理的信念”。)
- 调整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或“不合理的信念”。
「面对阳光,阴影就在身后」,只有透过全然接纳、全然地表达情绪,而后让“情绪内在的循环模式”被看见,我们才能走向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