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娟: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预习自己的老

张曼娟说,亲眼见证父母的老,会想着原来这就是老,老了我想怎样丶不想怎样,会在心中想过一遍,但也清楚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无常,时候真的到了,也不晓得会怎样。

张曼娟: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预习自己的老

繁华正盛的时候,没有人能懂得预习衰老,但是老总是突如其来被察觉到,原本是住在父母细心呵护丶爱的城堡里小女孩发现,父母老了,自己也不再是小女孩了。

张曼娟的父亲,因为年迈产生精神疾病,会幻想丶幻听,情绪变得不稳定,对世界充满负面的怨怼,情绪也会不定期地激动。过去,父亲是一家之主,城堡里的喜怒哀乐,都由父亲决定。但父亲老了丶病了,言行举止不再理性,城堡里的生活节奏大乱。

「我们一方面告诉自己,没办法他病了,但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不合理的言行举止感到崩溃,」张曼娟这一年来,当起新手照顾者,陪老父亲频繁进出急诊室,她帮父亲拿血压药,也帮自己拿血压药。她带父亲去洗牙,每回护士小姐都热情帮忙挂回诊,但父亲的老,体现在走路时,举手投足的颤抖,到最近连护士都不敢帮忙挂半年后的回诊,因为不晓得还回不回得来。

「很多人说照顾老人就像照顾小孩,这句话错了。年幼的子女在照顾下,会一天一天茁壮,一天一天变聪明,甚至跟你心灵契合,」张曼娟说,「但照顾父母,你看到他体力一天比一天差,甚至一天比一天记不得你。」

衰老往往伴随着大小疾病,不一定是极端的重大疾病,才能摧毁照顾者的身心灵。

年老就是一个强大而不可逆的东西,
而你不能逃跑,你甚至不能告诉别人,其实我真的很崩溃。

张曼娟: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预习自己的老
这一年来,张曼娟经历了新手照顾者的焦虑与混乱。当压力大到无法负荷时,她会暂时离家沉淀心灵。

照顾父母 才真正理解人生

变成照顾者后,面对的衰老病痛是如此强大,带来恐惧与混乱。她开始在脸书PO文,撰写「照顾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系列文章。许多读者跟着张曼娟一起从少女时代变成阿姨,少女时跟着海水正蓝丶笑拈梅花里的主人翁揪心,现在也随着张曼娟照顾老父母的日常,分享另一种揪心。

大家也才逐渐发现,原以为被捧在父母手心上的小女孩,其实也有过亲子关系紧绷丶伤害丶自我疗愈的过程,而如今大家原以为很「空灵」的她,跟一般照顾者一样,面临各种抉择与挣扎。

有一段时间老父亲要她别出门丶别工作了,因为张曼娟在家照顾他,可以让他安心。从小到大,张曼娟是长辈眼中乖巧柔顺的小孩,但其实内在叛逆的她,总不自觉流露出来,「我不可以把自己的门窗锁起来,很多人为了照顾老父母而辞职,那真的非常辛苦,等於取消自己一部份生命。」

但要如何把拒绝辞职讲出口呢?对照顾者而言,煎熬的是这样做是否不够孝顺?但不拒绝,自己辞职后对全家是否真的比较好呢?大龄儿女照顾老父母,不是一天两天丶一年两年的过渡期而已,不能拚了命的硬撑。张曼娟跟老父亲沟通,工作丶出门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能够感觉到自己活着真好,是活下去的动力,请不要阻断我活着的感觉。」

张曼娟: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预习自己的老
能够感觉到自己活着真好,是活下去的动力,请不要阻断我活着的感觉。——张曼娟

老父亲的身心状况就像踩地雷,不晓得哪个日子会爆炸。老父亲自己提心吊胆,张曼娟也要悬着一颗心。最不好的那段日子,她要日夜奔波,但老父亲却对她说:「病不看了,药也不吃了。医生医得了病,医不了老。」

听着这席任性的话,是撒娇求助还是真的自暴自弃?张曼娟只能深吸一口气,紧紧拉住理智线,好声好气地劝父亲:「你说的没错,但是医生可以帮助我们,从老到死的这一段路,过得舒服一点。不是吗?」事后父亲持续回诊吃药,张曼娟在脸书写下这段,「很高兴我拉住了自己,也拉住了父亲。」

经历过半年照顾日常的淬洗,张曼娟已经可以拉出距离看待老父母,「他们不过是无助丶被病痛缠身丶充满恐惧的老人而已。」今年3月间老父亲又紧急住院时,张曼娟已经可以平心静气地在医院,一一取消工作预约,不再像起初因为措手不及而焦急气愤。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其他人?

变成照顾者后,张曼娟常接收到各式各样照顾者的倾诉,她说面临卡关时,很多人会在心中控诉命运,「为什么我放弃生活照顾父母,为什么其他人可以说因为他们结婚了,他们要照顾小孩,但其实他们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他们去旅行丶去爬山,把讯息贴上脸书,我看了很不爽,为什么你如常过生活,我却困在家照顾父母?」

照顾老父母的重担,往往落在家中单身的大龄女子身上。因为不需要养育儿女,所以很有空闲?因为不是男人,所以不需要冲刺事业?

张曼娟:陪伴父母的老去就是预习自己的老

牺牲奉献 多是大龄女儿

张曼娟单身无子的身分,非常能理解大龄女子的辛苦,她认为台湾阿信太多了。她说,「社会期望女性应该要会照顾人,而女性也不自觉认为自己应该牺牲奉献。就像上一辈很多大姊为了养活弟弟妹妹,或是供弟弟读博士,宁愿自己中断学业到工厂当女工,或下海陪酒,即使弟弟在路上看到姊姊也当不认识,姊姊也会含着眼泪微笑祝福。」

张曼娟曾经拜访一个精神科医生,谈论精神医学,那位医生告诉她诊间里的故事,几乎都是女儿陪着父亲或母亲来看病,但有一天轮到女儿自己来看病拿药了,让这位医生非常沉重与心痛。这就是传统台湾女性的图腾,所以女儿丶媳妇丶妈妈丶姊姊,妹妹都是被社会,被自己内化为要牺牲奉献的一群人。

虽然不少女性想抵抗「牺牲奉献」的标签,但是社会总忙不迭地帮你贴上。每当张曼娟在脸书发文探讨照顾者的脆弱丶恐惧等正常人的情绪时,下面总有留言劝她:这是福报,有机会报答父母要珍惜。

「每当看到这样的话,就觉得刺心,」张曼娟说到这些留言时,仍难掩激动,「你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不要跟一个三年丶五年为了照顾父母,而没有好好睡过一觉的人说这是福报,也不要跟一个每天必须吞百忧解才能活下去的人说这是福报。」

张曼娟过去一年也因为照顾父亲,半夜要起身四丶五次,她也眼睁睁看着年迈的母亲为了照顾父亲,夜半仍无法安稳阖眼休息。她了解老父亲因病痛缠身的辛苦,更了解照顾者时刻无法安心的交瘁。

陪伴父母的老去,其实就是预习自己的老去。

张曼娟说,亲眼见证父母的老,会想着原来这就是老,老了我想怎样丶不想怎样,会在心中想过一遍,但也清楚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无常,时候真的到了,也不晓得会怎样。

「而且人生不会越走越好,但可以越来越自由,」她说,人生不会越走越好,因为你的体力不会变好,你的社会资源也会越来越少,但你可以变得更自由,因为人生就是一无所有,到头来需要的不过是一台轮椅,或是一颗安眠药而已。

转载自《联合报》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