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圆满,在於四大关系的圆融
第一个关系是自己与自己关系的和合,身心灵成一的状态。
心是整合身与灵的媒介,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有多少,看似易事,实质却需要明察秋毫的觉察力。您对自己同理的自觉性有多高?抑或是被不自觉(Unconscious)限制了,完全还自以为是的蒙在鼓里?
两千多年以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通往睿智与良善生活的最佳路径是「认识您自己」。同理自己,不能只是停留在「我是谁」的等次,而要能够厘清内外在的自己,辨认苦与乐丶好与坏丶是与非丶黑与白……同时存在的意义,帮助内外的自己能够和合,有力量穿越一层又一层的感受,自我丶本我与超我渐成一致,人生不再矛盾!
第二个关系是自己与群人关系的,感受到群人互动中的正直丶开放与真诚。
我们活在世界中,但接触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而此差异源於我们与社会群人的关系,正是在这些群人关系中,我们分别把世界建构成这样或那样,也形成了对世界的看法。
社会建构并不是由单一族群与组群来定义,而是来自於一连串冲突与转化的对话中的过程;这是永远「进行式」的对话,您我他都可能参与其中。对话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各方之间也会出现僵持;为此若是少了感同身受的同理,群人的互动会可能和谐吗?
奈尔森·古德曼(Nelson Goodman)说得好:如果我问您关於世界的种种,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参照框架下回答我;但若我坚持要您抛开那些参照框架,您还能告诉我什么呢?
第三个关系是自己与生态环境的共善,大地有如母亲的怀抱,温馨把我们拥在怀抱里。
在人类生存的历程中,有两只名为“更多”与“更好”的小鸟,无时无刻栖息在同一枝头上,叽叽叫个不停;叫出了全球大多数人的生活空前未有的繁荣和舒适,也让这个概念主导了我们的经济丶政治丶生活丶看法丶甚至我们的个性,而且这绝非偶然……
如今您我听到哭泣已久的地球有多少?目前的生活成长方式影响了生态环境有多少?我们是否继续习而不察,把“漂绿”当作“绿色”来生活?进步神速的世界可以提供日新月异的哪些东西,而我们实际上是真的需要哪些东西吗?
对生态环境的共善,人类迫切需要将对群我的同理心,设身处地扩散到所有的自然体系,听到地球哭泣时也会感到忧虑,添加决心改善问题。环保始於心保的同理有多少!
第四个关系是自己与天地关系的共愿,愿宇宙间所有的正能量,万物共振丶民胞物与,共愿天地间的大自由。
心理学家荣格说:人,有着从「物质表相」,回归到内心完整的「真实本质」的那份渴望。真实生命的大自由,用尽一生追求的不只是自我的实现,而要从「自我」(ego)朝向「本质我」(self)发展的超越自我之道。
学习以圆成丶无我的目光去看是灵性生活的核心,因此需要时时以虔诚与祈祷来和本质我连结:承认自我的设限,谦卑地放下掌控,将生命托付给本质我或更高的存有,相信祂会给予我所需要的,接纳祂一切的展现,看到生命至上的神圣。
唯有当我们的心能同理到——人定胜天而顺於天,在一生路上的圆成,期许人人都能真正的看见,我们一生所能做的,不过是参与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