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再不吃,我就要吃掉罗!』『你如果不吃我就要给隔壁的妹妹吃了喔!』这些话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很多家长拿来威胁自己的小孩,这些话长久下来会造成什麽样的後果?
我常常听见别人这样跟小孩说,然後那个小孩就会表现出很急,甚至是哭闹的状况,然後去抢夺家长希望他吃下的食物,我在旁边看只是觉得,为什麽会有人喜欢自己的小孩在外面表现得如此不得体和不大方?为什麽不让自己的小孩有理性自主的思考权力?
如果这个东西很好吃,我想不用你多说,他自然会一口接一口,如果他肚子饿,他一定会乖乖坐在位子上吃完吃後再到处跑,小孩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脑中自有优先顺序,我们实在不应该干涉太多。当然,尼奥从小食欲就不好,就算零食也是吸引不了他,常常吃一两口就不吃了,我会说的话是(请注意语气一定要非常平缓,不能造成恐吓的气氛):尼奥,你如果不吃了妈妈要吃掉了,因为很浪费,我们不想浪费食物。『因为很浪费』这句话应该才是我们要干涉的重点,而不是引发兽性的欲望-去争夺食物。
尼奥从来不会因为别人要吃掉眼前的食物而吵闹,他对於这些事情就是很从容,而这样的态度让我很舒服,因为吃是一定要优雅的,不能像饿虎扑羊,或是为了抢夺而吃。现在他更大了,当他不吃的时候,我会要求他说:『妈妈,我吃饱了,谢谢你。』我要让他学习了解到,我为他准备食物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他不吃拍拍屁股就走了,是要感恩的。而且要他把这句话说成习惯,就像读经一样,长久下来就会烙印在心中,这种感恩的念头才会铭记在心。
我还曾经在某知名卖场遇见一个真枪实弹的案例。那间卖场里有可爱的汽车小推车,妈妈们可以去租借,但是有时候人太多会租不到,所以有一次我跟尼奥就用步行的,然後路边停了一台汽车小推车,里面没有人坐,尼奥就走过去想开门,但是他还没有到,就听到有个妈妈大叫了:『某某某,你如果再不回来坐在你的推车里别人就要来坐罗!』我想那个妈妈没有意识到她自己教育了小孩什麽事情:独占和抢夺。
那个小孩长期受到这种训练一定是马上飞奔回来坐进车子里,并且用看到强盗的眼光看我们一家人。我也了解那个妈妈不是针对任何人,她只是被她到处乱跑的小孩弄得很烦,大包小包还要顾着推车,终於找到一个办法能叫的动小孩回来,而且她甚至不用扮黑脸。当场我其实蛮惊讶有人会这样处理事情的。
我们在外一定是教孩子要分享,就算有的小孩真的很霸道,通常当下还是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分享,事後再跟他解释刚刚那个人的行为不正确。那台推车我当然不会真的让尼奥坐进去,不过那个妈妈应该表现得更自在一点,她的孩子未来也会像她一样自在。还有些家中的长辈有时候想要抱抱孙子,但是孙子有时候就不想被抱,然後长辈就会作势要去抱别人家的小孩,或是故意去抱别的小孩来激发他的忌妒心,一旦孙子为此哭闹,长辈就会极其开心觉得自己受到重视。这种故事我每天看,但我其实很同情主角(那个小孩)与配角(其他人家的小孩)。这跟抢夺食物所引发的兽性不同,这是引发的是人性的黑暗面。
小孩会不会以为表现出忌妒,别人才感受到爱?忌妒心可以造成很多可怕的事件,看看每天社会版的新闻,有多少谋杀案都是因为忌妒心而起?不要说你不能理解,或觉得那些杀人者一定都是头脑有问题,说不定有问题的是他的家庭教育。尼奥从不因为爷爷奶奶威胁要抱其他小孩有什麽反应,他了解抱他不等於爱他,不用抱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现关心与爱,像他虽然不给抱,但接着就会问爷爷奶奶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爷爷奶奶也一样开心。重点是孩子自己理性的想法,他有自信判断以後就不会动摇,不会因为这些情绪上的威胁就轻易的妥协。
而妈妈的角色也很重要,我从来不会逼他一定要给谁抱,他的身体是他的,他可以作主,做合理的宣示。有的人会觉得我想得太多,什麽事情都想得後果非常严重;但是,我觉得没有什麽比人格塑造更重要的,事实上我也认为没有照顾好,真的,本来不重视的小缺点确实有可能会累积成为人格上的大缺陷。
这是我希望尼奥具备的,以後面临情感勒索的时候才不会无所适从;尼奥,一定要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