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到底该「管」多少?从老子《道德经》学领导丶带人技巧

在职场上,领导者有「监督者」「教练」的身分,本质上很难与员工平起平坐;但另一方面,如果员工与主管太过亲近,员工不把主管的交办任务丶该做的事情当一回事,组织很难运作。

而在严格管理和宽松处事之间的拿捏,也就是「我到底该管多少?」都是管理者经常要面对的难题。老子则指出: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 17 章

这里的意思是,统治者要有悠然自得的气度,就算很少发号施令也无妨,因为一切的成就,都是出自百姓的自然贡献。

《道德经》里提及,最高明的统治者,是让人民几乎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次,是人民愿意亲近他丶爱戴他;再次一等的,是人民畏惧他;而最差的统治者,则是人民根本看不起他。但,

要让百姓自动自发地做事,关键就是上位者是否获得民众信赖。

转换在现代职场中也是一样,一个团队失败或成功的关键,往往在於领导者是否做到公平与互信。《道德经活学活用》举了一个例子,有一间生产手机的小公司负责人,为了扩张组织,找来亲朋好友担任经理丶主管,但企业营运不顺,负责人开始聘请专业人才,营运情况逐渐好转。

不过,这名老板顶不住亲朋好友的压力,没有将这批「老员工」资遣,甚至要这些老鸟(他的亲友)管理菜鸟(专业人才),造成组织分崩离析丶互不信任,最终又走向失败。

员工与雇主要如何做到互信?《你会管人吗?》指出,适时授权,是建立信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授权,并不是把太困难或太简单的事情直接「丢」给部属执行,而是给予有点挑战丶却又在他能力所及内的事,让员工承担之後,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与期许,自然会全力以赴表现。

重要的是,在你授权之後,不论结果是好是坏,领导者还是要扛起最终责任,才是好的授权模式

因此,要做到老子所说的「功成事遂」,管理者必须要信任部属的能力,懂得适时放权,才能使员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最後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统治者什麽也不做,人民仍可以自然地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境界。

(本文出自《经理人月刊》2018 年 9 月号,封面故事:老庄教你的 19 堂修练课)

 

正向人的三大根基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携手共创健康和乐地球村 | ESG & 生命教育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 AIoT & 生命教育融合 助力企业永续发展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正向学助力企业永续 | ESG × AIoT 转型升级 | 未来企业新模式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