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会不会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当了妈妈後,好像很容易生气,而且随着孩子越大丶越多…似乎更容易爆炸了。以前,我自认为脾气很好丶很有耐心丶爱心,而现在,我却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吼小孩,我常会被自己吓到(也怕把邻居吓到)这是我吗?我在做什么?
心里虽然知道孩子会很受伤,但是为什么我没办法控制我的情绪?内心的怒火常常会被激到像火山爆发似的无法控制,看着孩子恐惧的眼神和泪水,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做,但怒火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平息…孩子睡着後,那天使般的脸孔印入眼帘时,深深的懊悔就会涌现
印象中我第一次对小孩大吼,是先生出国,我需要一打二的时候,因为睡眠不足,又得同时应付两的小孩的需要及情绪,正好哥哥处在非常爱说不要的阶段,因此对哥哥的忍耐度就大大降低。有时候,我好像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希望他的小脑袋瓜可以理解「妈妈现在在生气,请你乖一点丶配合一点」但换来的却又是一阵哭闹,孩子的恐惧,反映在晚上的恶梦中,我常得因为他半夜尖叫哭闹起来安抚,疲惫便一直累积,恶性循环在我和孩子的关系中。
最後…我在孩子的情绪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孩子,妈妈真的累了
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疲惫,直到我躺着念故事书秒睡在床上,有时候忙到忘了自己的需要,也忘了自己的疲惫。但情绪会说话,当爆炸的时候,问问自己是不是累了,需要空间丶时间休息?
虽然对全职妈妈来说,要休息是很困难的事情,寻求帮助是很必要的,如果真的没办法,就试着让孩子从事一些妈妈不太需要动大脑的事情,譬如:让他们看一小段影片丶或是玩不太需要妈妈陪的玩具。
你又再给我惹麻烦…
有时候面对孩子接二连三的闯祸丶捣蛋,或是两个同时闯祸,无名火就冒上来,就算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会觉得「你在增加我的负担丶你在增加我的工作丶你在增加我的麻烦」。
确实,如果把照顾孩子当作工作,就会觉得这个「小老板」一直在找麻烦,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任何工作如果没有适当的调节,都有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当全职妈妈也是,当我出现倦怠的时候会请先生让我「放假」,然後「不要有罪恶感」的好好的休息丶放松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休息完後,再次看到孩子就会发现他们无比的可爱丶面容散发天使的光芒啊!
我的心思不在孩子身上
「妈妈你可以念故事书给我听吗?」「等一下!」
当我正忙做我有兴趣的事情或是我思考待完成的事情时,「等一下!」这句话,就会常出现。如果在「等一下!」之後孩子又捣蛋,我就会很容易爆炸,我会认为被打扰丶被打断。
也因为我的心思不在孩子身上,就很难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达情绪,我觉得妈妈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很棒的,但如果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跟管教孩子的态度,就得考虑把属於自己的时间和属於孩子的时间分开了。
妈,最近有台风吗?
小时候,我最讨厌扫到大人的「风台尾」,但我发现,当妈後我却会因为情绪不好而对小孩发飙,我将不满丶不舒服的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所以他们只要有一点不乖,皮就得绷紧了。
有时候我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可能来自於对生活丶对人的不满,孩子的调皮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後一根稻草」,那就得去想想「我为什么生气?」丶「我为什么不满?」「我怎么了?」回到问题根源去解决。
如果任由情绪喷发,那大脑就会习惯这样的方式,直到它成为一种反射,要改变这种大脑回路,就必去刻意让自己有所调整,我觉得看一些教养相关的书,可以帮助我审视我自己的教养方式,沉淀丶反思丶反省後再出发,也会让自己在发飙前能比较理性一点。
对不起,请原谅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妈妈的也没这么厉害,也是会说错话丶做错事,我会跟孩子说「对不起,妈妈刚刚很生气,对你讲话态度很凶,你可以原谅我吗?」然後给他一个拥抱。
最後的和好非常重要,等於是在向孩子示范做错事情要如何去面对丶处理,现在葡萄有时候也会在做错事之後主动跟我说「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的道歉,才是出於真心的。
转载自:《亲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