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一种疾病现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属都以为患者是老番癫丶老顽固,以为人老了都是这样,因而忽略了就医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他已经生病了,应该要接受治疗。
失智症(Dementia)不是单一项疾病,而是一群症状的组合(症候群),它的症状不单纯只有记忆力的减退,还会影响到其他认知功能,包括有语言能力丶空间感丶计算力丶判断力丶抽象思考能力丶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时可能出现干扰行为丶个性改变丶妄想或幻觉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其人际关系与工作能力。
失智症与正常老化的区别 | |
老化 |
|
失智 |
|
失智症(Dementia)是由多种进行性疾病所造成,影响记忆丶思考丶行为丶以及日常生活的能力,是一种症候群非单一疾病。
在失智症的分类上,大致分为两类:退化性丶血管性,但患者有时会存在两种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见的则是阿兹海默症与血管性失智症并存(又称为混合型)。
一.退化性失智症
大部份患者都是属於这类型,其中又以下列三者最常见
(1) 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1906年由德国Alois Alzheimer医师发现,因此以其名命名,是最常见的失智症
早期病徵最明显的为记忆力衰退,对时间丶地点和人物的辨认出现问题,为两种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属进行性退化并具不可逆性;为神经退化性疾病,其脑部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医生透过电脑断层及核磁共振判断,主要是因为阿兹海默症初期以侵犯海马回为主,往生後脑解剖可发现异常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纠结,美国前总统雷根即罹患此症。临床病程约8-10年
(2)额颞叶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脑部障碍以侵犯额叶及颞叶为主,特性为早期即出现人格变化和行为控制力的丧失,常常会有不合常理的行为举动,或是早期就出现语言障碍。例如表达困难丶命名困难等渐进性退化现象。平均好发年龄五十岁以後
(3)路易氏体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为第二常见的退化性失智症,特性为除认知功能障碍外,在早期就可能会伴随着身体僵硬丶手抖丶走路不稳丶重复地无法解释的跌倒现象。此外则会有比较明显的精神症状,例如:鲜明的视或听幻觉丶情绪不稳或疑心妄想等症状发生,平均好发年龄七十岁以後。
二.血管性失智症
是因脑中风或慢性脑血管病变,造成脑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智力减退,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一般有中风後血管性失智症丶小血管性失智症。中风之病人若存活下来,约有5%的病人会有失智症状,追踪其五年,得失智症的机会约25%。其特性是认知功能突然恶化丶有起伏现象丶呈阶梯状退化,早期常出现动作缓慢丶反应迟缓丶步态不稳与精神症状。常见临床特徵:情绪及人格变化(忧郁症)丶尿失禁假延髓性麻痹(吞咽困难丶构音困难丶情绪失禁)丶步履障碍(失足跌倒)
三.其他因素导致之失智症
有些失智症是由特定原因所造成,经过治疗之後可能有机会可以恢复,这类型失智症的病因有:
1.营养失调如缺乏维他命B12丶叶酸等营养素。
2.颅内病灶:如常压性水脑症丶脑部肿瘤丶脑部创伤等。
3.新陈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丶电解质不平衡等。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梅毒丶爱滋病等。
5.中毒:因药物丶酗酒等
失智症的病程
失智症是一个进行性退化的疾病,从轻度时期的轻微症状,逐渐进入中度丶重度丶末期症状,疾病退化的时间不一定,依不同罹病原因,病程有个别差异。可分为(1)轻度认知障碍或极早期失智症(CDR0.5)丶(2)轻度失智(CDR1,初期)丶(3)中度失智(CDR2,中期)丶(4)重度失智(CDR3,晚期)
(1)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为正常老化到确定失智症诊断之间的过渡期。案主有自觉记忆减退的现象,理解力丶判断力丶语言等认知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家人及亲近的朋友也证实上述之改变;经专业检测,与年龄相仿的正常人比较,记忆功能下降1.5个标准差,但尚未达失智症之标准,且日常生活都正常。轻度认知障碍在临床上每年约有12%-18%会发展为失智症。(Agronin,2008)长期追踪虽然大部分会转变成阿兹海默症,但并不是全部,是一种比较异质性(heterogeneous)的诊断分类。
(2) 轻度失智(初期):近程记忆出现困难,定向力丶判断力及语言的退化已影响到社交及工作能力,面临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社交情境可能出现困难,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经常出现障碍,情绪及行为出现改变,大部份日常生活尚可自理,但已达失智症诊断标准。此阶段个案主外观与常人无异,日常生活功能评估(以巴氏量表ADL评估)多数可获满分,但不同类型失智症可能有所不同。个案於此阶段常出现意外事件,如走失丶用药失误丶闯入对向车道;情绪及行为可能出现改变(如疑心病重),而造成与家人关系冲突,同时影响社交关系而脱离原社群。由於频出差错,以致工作不保。家人通常难理解个案的行为改变,但因功能改变轻微,较少怀疑是失智症初期,以致延误就诊,失去早期发现早期介入治疗的时机。
(3) 中度失智(中期):记忆等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退化,家人及一般人较容易发现异状。可能分不清季节丶认不得熟识的朋友丶走失机会增加。日常生活部份需要依赖他人才能完成,如洗澡需协助备水丶备衣服及确认清洁度。精神行为症状增加,妄想丶幻觉丶情绪失控丶不合作丶藏东西丶吃坏掉食物及日夜颠倒等,由於尚有行动能力反造成严重照顾负荷。家属常於此阶段出现身心症状,而必须求助精神科诊治。
(4) 重度失智(晚期):认知及日常生活功能严重退化,大多时间认不得家人及自己,语言仅剩简单字句,大小便在衣服上,行动能力及吞咽功能退化,几乎必需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失智症病程的发展列出可能会有的行为症状。
项目 | 初期 | 中期 | 晚期 |
症状轻微,常常被忽略而延误就诊。 | 生活能力继续下降,对日常生活事物的处理上变得更为困难。 | 几乎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 |
遗忘 |
|
|
|
误认 |
|
|
|
情绪转变 |
|
|
|
个性 |
|
|
|
语言表达 |
|
|
|
迷路 |
|
|
|
妄想 |
| 同左,除频度较高外,更容易因妄想引发继发性的语言与肢体暴力。 | 无法表达/无此反应 |
视幻觉 | 看到房间里有人,可能是熟识者丶已死去家属或不认识的人。有时会看到昆虫丶蛇等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东西。 | 看到房间里有人,可能是熟识者丶已死去家属或不认识的人或小孩。有时会看到昆虫丶蛇等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东西。可引起继发性妄想。 | 无法表达/无此反应 |
漫游或躁动 |
| 同左,但严重度较高。受阻时容易发生冲突。 | 肢体功能减退,容易跌到发生意外。 |
不恰当行为 |
|
| 完全依赖他人照顾,无不恰当行为之反应。 |
睡眠 障碍 | 日夜颠倒,夜间起来游走或从事其他活动。 | 日夜颠倒,可能整夜不睡,白天嗜睡。 | 日间节奏紊乱,白天睡眠次数时间更长。经常打盹,睡眠能力与清醒能力退步。 |
行动能力降低 |
| 无法顺利出门到达目的地,甚至在家中开始找不到厕所丶自己的卧室。 |
|
饮食问题 |
|
|
|
生活 障碍 |
|
| 完全无法独立生活,失去自我照顾能力。 |
穿衣及个人卫生问题 | 在选择衣服上显得犹豫不决。 在选择衣服上显得犹豫不决。 |
|
|
失智症者从轻度时期的轻微症状,进入中度丶重度到末期,疾病退化的时间依个案状况有不同。其病程平均而言较癌症长,存活年数和发病年龄相关:65~70岁发病的平均存活10~11年,90岁以上发病者的存活约3-4年。虽然目前有数种失智症的治疗药物,可延缓部份患者知能退化的速度,但并无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愈失智症或是阻止失智症病程的继续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