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父母教养觉醒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画面:餐厅里,爸妈抱着宝宝,眼睛却盯着手机萤幕;游乐场上,爸妈忙着拍照上传FB丶IG,或猛滑手机丶打Line聊天,也许就错过了孩子频频回首丶想要获得肯定或安全感的眼神。

低头族父母教养觉醒

不论孩子几岁,都可以开始

随着手机和通讯软体的发达,现代人生活几乎离不开手机,一边陪小孩,一边滑手机的场景也随处可见,认为婴儿还小不懂丶认为人在小孩身边就是陪伴……这种「人在心不在」的育儿,正在错过帮孩子打造好脑力的黄金期。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画面:餐厅里,爸妈抱着宝宝,眼睛却盯着手机萤幕;游乐场上,爸妈忙着拍照上传FB丶IG,或猛滑手机丶打Line聊天,也许就错过了孩子频频回首丶想要获得肯定或安全感的眼神。回到家,孩子好不容易盼到跟爸妈玩乐高,手机新讯息的叮咚声却响个不停……

不论迫於工作或出於下意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种「人在心不在」的陪伴。根据资策会二○一八年公布的4G行动生活使用行为调查,五成一的台湾人每天使用手机二至五小时,近三成每天使用大於五小时。每个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同,但手机的确抢走了我们的眼球和注意力,减少我们和孩子面对面互动的时间。而愈来愈多的科学研究显示,人在心不在,不仅无益於亲子关系,也剥夺了孩子发展身心的机会。

婴幼儿接触语言的质和量,大大影响脑发展

「面对面的互动,对孩子的认知丶语言丶情绪发展太重要了!」国际上重量级的婴幼儿研究和《亲子天下》的受访者都强调。宝宝的大脑在三岁时已完成八○%,六岁时更已完成九五%。在生命初期,大家都很关注婴幼儿的食品营养丶身体上的照顾,却忽略宝宝接触到的语言,才是他们脑部发展的「社交」养分。

从出生开始,我们能为孩子所做最重要的事,就是和他们亲密交流丶好好说话,即使他们还不会回答。掌握三岁前的大脑发展黄金期,伴随宝宝的发展阶段,父母只需在生活里就地取材,跟宝宝对话,替宝宝表达,回应他的情绪需要,完全不需其他花俏的学习工具,或上昂贵的潜能开发课。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丶同时也是小儿人工耳蜗植入外科医师丹娜.苏斯金(Dana Suskind),在成功帮助许多宝宝恢复听力後,却发现他们後来说话和学习的表现有很大不同。她把一路探索差异的历程写成《父母的语言:三千万字,给孩子更优质的学习型大脑》一书。书中记载,八○年代末期美国社会学家已经研究证实,无论家长的教育或经济地位,「家庭中有大量亲子对话,孩子到了四岁接触到的词汇量,和家庭互动少的孩子相比,已有高达三千万个字的差距。」

苏斯金确定,「婴幼儿接触到语言的质和量,不仅能预测孩子未来语汇的发展,同时影响智商丶数学丶空间能力丶创造力丶同理心等一连串关键能力发展,这些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她因此在芝加哥创立「三千万字中心」,发展出简单丶实用的对话方法,帮助每一位父母成功替孩子打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怀孕起的一千天,良好亲子互动很重要

在台湾,也有一群专家认真看待零至三岁的宝宝。

幼教专家郑宜珉提出「人初千日」概念,「在人活着的三万天里,从受孕成功开始起算的这一千天最重要,这一千天内的身心发展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没打稳,建材再高级丶装潢再漂亮都是危楼。」她用婴儿手语丶按摩等引领新手父母,建立亲子关系的连结。

亲子共读的呼吁并不新,推广的场域从小学丶幼儿园等校园现已扩大至儿医现场,共读的年龄也下降到零至三岁。绘本成为零至三岁健儿门诊的评估媒介,医师开出的「处方笺」是亲子共读。不仅在城市,也深入偏乡,「我们要从点做到线,再扩大到面,要把亲子共读变成一个运动,」林口长庚医院新生儿科加护病房主任徐任甫充满使命感的说。

「有品质」的陪伴:完全以孩子为主

这一切会不会让父母们产生愧疚或恐慌?有时,忙碌的现代父母真的只能做到重质不重量的陪伴。我们常误以为有品质的陪伴,就是「有效率的」要孩子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什么。但蒙特梭利教育发展学会理事长王川华提醒,「陪伴的质和量同样重要,而且所谓『有品质』的意思是,在陪孩子的那个时间点,你只以他为主,他想玩什么,你就陪着玩什么,你完全跟着他,而不是要孩子坐在那里,你教他什么。」

所有专家都表示,不论用何种方式,重点在於父母要享受这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功课」。

一位在媒体工作的准妈妈听到要和宝宝多互动的建议,甚至从怀孕第二十七周起就可以讲故事给胎中宝宝听,立刻表示「很怪耶,我没办法」,她和老公选择从孕期开始约法三章「讲好话丶不暴冲丶不大声」,练习以平静应万变。

儿子出生後三天,这位新手妈妈在挤母奶挤出血,儿子吃不到而大哭的混乱中传讯息给我,写她尝试跟宝宝讲话的心得,「妈妈如果不知道要讲什么,可以跟宝宝预告之後要做的事,例如,等下要去洗澡,你喜欢洗澡吗?上次你洗澡表现很好,都没有哭,今天也要加油……」她觉得「报告行程还满OK,再从行程去延伸……习惯了就不会觉得自言自语,还能自己乱编歌。」

育儿之路当然充满辛苦,尤其前两年。但只要能享受一个生命完全依赖你,有爱的爸妈一定想得出各样方式来跟孩子互动。「不论孩子几岁,都可以开始,永远不会太迟,只是愈早愈好,」苏斯金对《亲子天下》表示,「而且互动原则也可用在五岁丶十岁小孩上,甚至和先生的对话都适用。」我们一起大笑。

转载自《亲子天下》

心得留言

You may also like

Our Cookies Policy Notice

Welcome to our website!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